3)279 拉多米尼保卫萨拉热窝(5)【五更】_我的民国不可能这么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团最抢手的物资,许多士兵都在枪托上刻了十字架和各种圣经上的词句来祈求上帝的保护。

  第三集团军缓慢的行动,使得奥匈军队中路主攻的第二集团军的侧翼暴露了出来。

  这个时候欧洲的军事战术思想还停留在排队枪毙那个年代,在排队枪毙的时代,整齐排列的步兵排枪阵是陆军版的“战列线”正规的交战就是双方规规矩矩的排成两列互相对shè,而在二十世纪初,欧洲人把这种思想放大到了整个战役层面。

  一个集团军一个集团军密集的排开,差不多每一公里的阵地上都有人驻守。然后取胜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攻击敌方集团军的侧翼。

  在拿破仑之后,欧洲人很长一段时间都走的击溃战的路线,很少说包围歼灭敌人的,上个时空一战中德国人进行过或者试图进行的包围战只有寥寥几次,一次是坦南堡,那是一个出sè的战略包围,另一次是战争初期,小毛奇在获知法军于阿尔萨斯和洛林正面开始进攻的时候制定的一个把法国人放进口袋里然后包围歼灭的作战计划。后面这个计划由于当时指挥负责包围作战的两个德国集团军的威廉皇储和巴格里亚皇储贪图眼前的功勋提早发动攻击而失败——他们只是击溃了法军,而没有将法军歼灭。

  后来法金汉发动凡尔登战役的理由也是基于“击溃战”他准备占领一个法国人不得不出动大量兵力去夺回的良好阵地,然后用炮火击溃反击的法军,让法国人付出远比德国人大的伤亡,要“流尽法国的血”。

  至于同盟国方面,更是从头到尾都在进行击溃战,穿插?战略包围?那是什么,好吃吗?

  而这个时空,欧洲的这种传统依然存在,所以拉多米尼在发现奥匈军队露出自己的侧翼之后,她只犹豫了很短的时间,就决定集中部队,针对奥匈中路第二集团军脆弱的侧翼展开反攻。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