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5章 杨庙争夺战2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表示什么。于是,张同庆便开始发布战役命令了:

  “第一,063师1团和装甲旅3团今晚运动到杨庙西南角,明日清晨由1团率先攻打杨庙西南角,可以使用包括75mm山炮在内的武器,对杨庙西南角之敌进行猛烈攻击。如果敌人不支,就在装甲旅3团的配合下向杨庙内有序推进;如果敌人反抗猛烈,就地歼灭敌人;要点是注意防炮和防日军战车。”

  “第二,063师高炮营隐于1团攻击点附近,如果日军出动战车,要求高炮营以最快的炮击速度将日军战车给打回去。”

  20mm高射炮,看起来口径小,还没有37mm反坦克炮的口径大,但千万不要忘了高射炮的优势,一是射速快,高射炮本就是速射炮;二是因为其射程高远而炮弹的动能大,平射对付日军的薄皮战车,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第三,军直装甲旅1团、2团与063师工兵营置于杨庙西北无名小河外,牵制日军并随时准备渡河对杨庙之敌发起攻击。”

  “第四,063师榴炮团剩余炮兵合编为两个营,今夜运动到孤山以东以北,063师火箭炮营运动到孤山以南,明日不论什么时候,一旦发现日军炮兵联队的动向,立即向其开炮。要点是:由一部开炮,另一部保持沉默;火箭炮在发射2-3轮炮击后,要立即转移。”

  “第五,061师2团作为全军预备队,随时准备向杨庙内突击。”

  “明日早晨4点,准时发动攻击!”最后,张同庆掷地有声地说道。

  黄廷桢对张同庆的安排表示完全的支持,还说如果下午也这样安排的话说不定不会遭受那么大的损失。

  但张同庆没同意这种说法,而是说,下午是白天,国防军的调动日军肯定能侦察清楚,不具备作这种战术安排的条件。

  不过,张同庆对自己的战术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这个战术与武总司令讲的“烧黄鳝”很相像。杨庙,其实就是一条大大的黄鳝,西南角为鳝尾,杨庙为鳝身,孤山为鳝头。现在,鳝头是凶恶的也是狡猾,但我不先烧鳝头而烧鳝尾,如果鳝头一动,当我看清了你埋伏在哪儿时,另一支手就可以立即将其卡住。如果鳝身动,那么国防军装甲旅3团就正好用上;如果日军全动,那么榴炮团、火箭炮营、装甲旅三个团、两个陆战团都会有各自的对手。

  其实,日军龟缩在工事里,本身就非常被动,是一幅挨打相。虽然工事坚固,火力点众多,但这是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作战,而国防军一般也不会因为弹药或给养打不下去,那么,又担心什么呢?慢慢打吧。

  而这个慢慢打,看起来是给国防军师团级指挥官的宽松命令,但在武爱华总司令看来,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战术?慢慢打,看日军下一步的行动,特别是华南方面军的行动,正是武爱华的目的。

  1938年2月25日凌晨4点,此时天色勉强算得上是亮了。在工事和战壕中蹲了一晚上,又担惊受怕的日军士兵们,终于觉得可以轻松一下了,因为天亮后就由另外的部队前来接岗。

  “轰轰轰……”

  接岗的日军没有来,国防军的炮火袭击却如期而至!

  这第一轮发射的,是国防军陆战团的标准配备山炮营的18门75mm山炮。这一轮炮火,不是想歼灭日军,而是“清理”场地,山炮营的任务之一就是为陆战士兵们开道。这种开道与洪溪争夺战中的开道又略有不同。洪溪是突飞猛进,而杨庙则是慢慢开道,第一轮只是为前出的陆战士兵清理出宽约200米,纵深给400米的地盘,以便士兵们上前去挖临时战壕,并以此作为第二次进攻的基地。

  ps:下午有事,第二更要晚一些。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