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5章 摊丁入亩_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赴难九卿这么快就要跟他反目了吗?

  果然,世界上就没有永恒的盟友,而只有永远的利益。

  孟兆祥、吴麟征、刘理顺他们忠的是大明,而非他崇祯。

  崇祯却也不生气,只是笑着反问:“孟阁老是说,朕弃地,其罪当诛?”

  “非也,老臣绝无此意。”孟兆祥断然说道,“臣只是想说,凡事不可以一概论之,以国家层面而言,大明之国祚大于天,当大明之国祚与国法相突冲,当以国祚为重,若弃地能延续大明国祚,纵然弃地可乎?可!”

  这声可,孟兆祥说得斩钉截铁。

  顿了顿,孟兆祥又说道:“由是,大明朝廷为了国祚之延续可以弃地,北方数省之缙绅百姓为了血脉传承亦可以与流贼或建奴虚予委蛇,国朝弃之在先,就不该责之于后,毕竟山河倾覆之时,区区一个百姓、一个家族能有何为?”

  孟兆祥所说的这个逻辑,崇祯当然是认可的,汪精卫是该死,吴三桂同样该死,但是沦陷区的百姓是无辜的,辽西的辽民也是同样无辜,你不能因为辽民给流贼建奴纳粮,不能因为沦陷区百姓给鬼子缴过税,就安一个通敌罪名。

  当然了,崇祯本来也没打算清算北方的百姓。

  崇祯真正想要清算的是北方数省的缙绅豪族。

  崇祯原本的打算是,光复北方数省后紧接着就清算缙绅豪族,褫夺他们的土地,再将土地分给失地贫民及流民,北方的局面也就稳住了。

  缙绅豪族毕竟人少,只要赢得多数贫民的支持即可。

  但是现在出现了两个意想不到的情况,把崇祯的计划给打乱。

  第一个是北方数省的人口锐减,贫民流民大量跑到江南做工,贫民流民跑掉后,留在当地的豪族就成了多数派,这些豪族又依附于缙绅。

  就是说,崇祯已经没法借助贫民来斗倒缙绅。

  第二个意想不到就是江南工商业的发展远远超出崇祯的预期。

  刚开始,崇祯之所以盯上北方数省的土地,是为了扩大财源,即便按五两一亩,北方数省的耕地也至少可以卖15亿的天价。

  可现在,随着江南工商业的发展,大明朝廷已经不再缺钱了。

  噢不对,大明朝廷仍旧是缺钱的,但是内务府已经不再缺钱。

  所以崇祯已经没有像崇祯十七年时那样急切的想要卖地筹钱。

  基于以上两点,崇祯也换了思路,觉得将原属于北方缙绅豪族的土地还给他们,也不是不行,这么做至少可以给山西、陕西两省的缙绅豪族吃颗定心丸,将来从伪顺手中光复山陕两省时也会更容易。

  只不过,就这样把土地还回去是不可能的。

  还是那一句话,错了就应该受罚,做了错事而不用付出代价的好事是不存在的,北方缙绅必须得为他们的投敌行为付出代价。

  那么问题来了,具体该如何处罚?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