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7章 番外——古今第一史_快穿之金手指试用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后。

  没错,别的太后都是靠儿子,靠原来是皇后才能成为太后,她纯粹是靠自己的功劳,在她丈夫死后,花了近八十年的时间,才慢慢的逐渐晋升为太后。

  不得不说,也是蛮励志的。

  好了,这个与我们今天的课题没有关系,所以便不多说了,咱们接下来就以这本十分特殊的野史做为研究样本。

  详细的讲一讲野史研究。

  首先一点,野史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考证一下作者,《太宗太后杂记》这本出自于建武帝陵寝,是广大浩德神农皇后棺椁里面的陪葬物,再加上书籍里面的内容,作者这点可以说是毋庸置疑。

  就是当时的太宗太后。

  死后被追封为,建武遗圣广大浩德神农显昭无量功德神皇后的那位存在。

  她封号太多了,这已经算是简单的了,后续还有追赠的,接下来我就统一以神农皇后代称,大家明白是谁就行。

  这本书既然是她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至少能够加上三十分,同时书里的内容又都是她理论上可以接触到,有机会知道的内容,完全可以再加三十分。

  再者就是,她这本杂记记载的野史都是与她同时代发生的事,既不是她出生记事之前的事情,也不是她死后的事情,所以真实性方面能够再加三十分。

  这意味着这本书里的内容可信度高达九成,因此目前来讲,史学界认可度最高的野史就是这一本野史,虽然不敢保证百分之百准确,但是各大史学家普遍愿意承认,这本书的内容基本真实。

  这一套核算史书真实性的方法。

  适用于所有私人编纂的野史。

  秀才写宫廷内幕,官员写三百年前五百年前的阴谋,以道听途说各种流言著史之类,全都会极大的削减真实性。

  国史馆的馆主蔡雨热。

  曾如此评价过《太宗太后杂记》:

  ‘即便是国史正史,也通常都会为尊者讳,后朝编前朝之史,更是难以保证绝对公正。自古以来,只有《太宗太后杂记》因为编撰者身份地位足够高,以及本就未打算印刷给别人看,只做随葬品的原因,句句真实,内容毫无避讳。

  也未曾被任何后人篡改修正。

  再加上还是本朝之人写本朝事,本代事,故自古以来,史书之公正且真实者,莫有能与《太宗太后杂记》相比。’

  我为什么要跟你们说这么多,因为现在的野史研究,就是以《太宗太后杂记》这本野史为标准制定的,有某个方面能够与这本野史契合上,那就加分。

  契合不上便减分,就是这么简单。

  接下来我会跟你们说一下更为详细的野史研究标准,内容可能会相对枯燥一点,但是你们必须得记,因为待会儿我会给你们布置一个作业,那就是每人分一本野史,然后根据我教给你们的标准,算出那本野史的真实性有多少分。

  不要想着互相抄袭借鉴啥的。

  野史多的是,每人一本都不重复我跟你们讲,所以你们必须靠自己分析。

  话不多说,接下来全息投影会在你们每人面前投一本《太宗太后杂记》。

  我会从头到尾给你们分析标准。”

  好家伙,本来以为能听些有趣野史的学生是彻底萎靡了,谁能想到野史研究课是真只讲研究方法,丝毫不举几个有趣野史例子,真真是毫无乐趣可言。

  不过摊上了这么个老师,他们又不能换,只能叹息一声后,认真听课呗。

  直到他们仔细看起了丁云的史书。

  发现里面记载的各种八卦消息毫不逊色于八卦周刊,各大势力或者后宅作恶也不逊色刑侦现场时,这才真真聚精会神的仔细看了起来,并顺带着听课。

  偶尔还感慨,古今人类好像也没有多大区别,各种人性的劣根基本一致。

  区别无非是法律,风俗和科技……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