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章_穿成铁匠夫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都不需要他多操心,村里人自己就上紧的很,巴不得立刻盖好,娃娃们马上进去念书。

  因此乔远这头才刚开始砌墙,学堂那边已经上梁了。这房子是按照乔远的建议盖的,一共四间房。

  北面一间最大最宽敞亮堂的做教学的屋子,旁边紧挨着一间小一点的做“图书馆”,供学生私下读书用。

  东面一间是专为教学先生小憩留的屋子,一间是灶房专为先生热饭、学生喝热水备的。至于茅房,未免天热时不好闻,建的离这里稍稍有点距离,也做村里人的公厕。另外,学堂左右两边还有好大的空地,方便日后扩建。

  学堂落成当日,村长自掏腰包买了一头猪做杀猪菜为学堂暖房用,各家各户也自发带了自己做的东西来。

  乔远还被村长请上去讲了两句,“我捐钱建学堂的初衷是为了给我早逝的爹娘积累功德,盼望他们来世平安顺遂。”

  他这话一说完,林翠芬和吴婶子等几个妇人就忍不住掉了眼泪,暗叹这孩子不容易。

  乔远又道:“但我也是真心盼着咱们仙河村好,咱们这代人,大多就这样了,一辈子和庄稼打交道。但孩子们不一样,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多识得几个字出路总是多的。远的,像我大哥那样要考科举的我就不举例了。比较实际一点的,就拿村长家的根生大哥和我们邻居江奶奶家的江大伯来说,都是因为识字会算账才在县城里找到好差事的。”

  村里人听罢,顿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是这个理,城里跑堂的小伙计都得会算账哩!”

  “那摆摊卖东西的小贩也会算呢!”

  乔远摆了摆手,示意安静,接着又道:“我们蒙学的教授内容,以识字和算学为主。束脩一年只要一百文,若是成绩名列前茅的还可减免束脩获取奖励。所以我鼓励村里的孩子,不管是小哥儿还是姑娘,都能来读一读蒙学,多识些字,懂些道理。”

  县城里的蒙学私塾普遍一年束脩都在五百文以上,逢年过节还要给老师送节礼。如今,村里的学堂只要一百文,离家还近,当天便有三十多个孩子报了名。

  柳哥儿得知过几天他也能去学堂念书了,高兴的不得了,总算不用羡慕每天早出晚归去学堂的哥哥们了。仙河村的动静这般的大,附近几个村的人得了信,也纷纷来打听学堂收不收他们的孩子。村长与几个族老商议了一番,最后决定还是收,但是外村的束脩费一年需要二百文。

  即便是二百文也是比县城里便宜许多了,外村的人没什么意见,有条件的就把孩子送过来。

  这一下使得仙河村在周边村子的地位都提高了,村里人出去做个什么事,一说自己是仙河村的,别人都待他客气不少,没准还得抓把花生瓜子的塞他兜里。一时,无不赞叹乔远,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