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3章 进击的内厂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组织相应的人手,在北直隶、山东等地,通过一些可靠的商贾,收购积存的棉花。

  得益于内织染局等处,组织匠户钻研出的多锭纺纱车,还有皇爷所提的飞索织布机,在经试产后,不管是纺纱效率,还是织布效率,都较比从前提升不少。”

  棉布,作为大明的硬通货之一,能大批量的纺织棉布,那绝对是掌握了一项财源。

  像纺织产业集中的江南,就萌生出了资本主义萌芽。

  多少在士绅、大小地主、海商等群体名下的纺织作坊,以多少多少织机,压榨着底层百姓的劳动力,来叫自己源源不断的赚取银子。

  小农经济下的大明,表面看是重农抑商,可实际上现在被破坏的差不多了。

  内廷名下的十二监四司八局,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就不该只围绕一个紫禁城转,就该多多为内帑创收。

  毕竟在内廷的治下,养活着太多的宦官宫女了,这都是一张张嘴啊,叫他们到应有的领域发光发热,才是正解。

  “那筹建的琉璃厂,建设的怎么样了?”

  崇祯皇帝继续询问道:“在我大明治下,西洋传来的琉璃产物,也是极受追捧的,若能尽快量产,亦能给内帑创收。”

  “回皇爷,琉璃厂也已筹建起来。”

  王承恩微微欠身道:“并且按照皇爷的旨意,琉璃厂名下的匠户,试产出了镜子,琉璃器皿等物。

  尤其是那琉璃镜子,远比铜镜的效果更好。

  如果说内厂所辖琉璃厂,能大范围的对外售卖,那一定能开辟稳固的财源。”

  虽说崇祯皇帝不懂具体的生产,也不知相应的技艺。

  但是大明天子这一特殊身份,使得他能在最短的时间,就可以聚拢大批能工巧匠,专司某项技艺的提升。

  仅仅是试错成本这一块,崇祯皇帝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像后世随处可见的东西,若出现在大明的治下,往往能有不小的市场前景。

  “从便民铺那边,遴选几名可靠的商贾,叫他们的家眷,悉数迁移到京城内居住。”崇祯皇帝想了想,伸手说道。

  “叫这些可靠的商贾,去天津直隶州,组建起商号,先将琉璃厂所产镜子、琉璃器皿等,乘船南下,去南直隶、湖广、江浙等地售卖。

  告诉他们,朕打算选两名皇商,谁能将所经手的商品,卖出最多的银子,同时给内厂解决棉花供应,联络更多的粮商,那这皇商之名,就是谁的。”

  “喏!”

  王承恩当即应道。

  在这吃人的世道下,但凡是能起势的大商贾,背后都是站着人的,对崇祯皇帝来讲,若这批商贾,敢背着自己搞小动作,那很简单,杀了宰肥羊就是了。

  大明什么都缺,大明又什么都不缺。

  三条腿的金蟾不好找,两条腿的商贾,那是一抓一大片。

  更何况像琉璃这种热销品,想先行打开江南的市场,根本就不算什么,毕竟彼时的江南地,可谓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

  别看大明频生灾害,北方各地处在混乱之下,可是江南地却很安定,过着温饱思**的生活啊。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