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1章 劫掠晋藩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当前从真定、保定两府,所迁移安置到京城的灾民,算是安定了下来。”

  孙传庭坐在木墩上,神情间是难掩的倦意,微微欠身,向崇祯皇帝禀明道:“不过京中的不少人,对安置灾民一事颇有微词。

  但总的局势尚稳。

  有西辑事厂的厂番,协助顺天府衙,掌管阜财坊重建事,臣这边的压力减少许多。

  此外周国丈所控的商号,通过顺天府衙,赎买购进几处地块,眼下其所控的灾民,在清除相应的地基。”

  听着孙传庭所介绍的这些,崇祯皇帝的心里,满是欷歔和感慨,幸好在京城这边,有孙传庭出任顺天府衙,坐镇京城。

  不然想谋定重建京城事,恐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该时代下最大的城池,没有之一!

  京城所聚人口超过百万,加上流动人口要更多些,只是从嘉靖时期就定下的城池基础框架,传到他所处的时期后,那诸多的基础建设,其实已然是非常脆弱的了。

  特别是外城各坊治下,可谓是脏乱差的典范。

  一百多万的人口大城,不说别的,就说每天拉的屎,都是海量的存在,且就这一项,亦衍生出诸多产业。

  京城下的三教九流,那里面的门道多的数不胜数。

  “孙卿,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说道:“重修京城的内外城,整饬京城各坊建筑,包括整饬卫生,重修城防设施,皆是朕经过深思熟虑所定。

  但是京城的重修,绝非朝夕所能做成的。

  每每提到建设城池,那往往都与劳民伤财牵扯到,我们君臣所做之事,就是给京城的重建,蹚出一条全新的路。

  叫国库和内帑花费最少的银子,叫民间的一些群体,参与到重修事宜中,叫破家的灾民参与其中。

  通过分区域,分批,分期的方式,统筹谋划重修京城事,这样改建好的京城,国朝能得到不少银子,参与的各个群体,皆能得到惠利。”

  像崇祯时期的大明,想大搞特搞地产经济,这并不是件现实的事情,可偏偏有一些特殊的城池,却能够搞起来这件事情。

  比如大明国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重心的京城,若是操作得当的话,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毕竟是大明的国都所在,天然具备虹吸效应,每天进出京城的人群,都是以万来进行计算的。

  倘若京城的重建事能做好,那坐落在漕运要地的通州和天津,一个紧挨着京城,一个是京城门户,都能相对应的展开行动。

  事实上天津知州陈延生,在天津卫城那边,已然开启了重建事。

  ‘面对灾害频生的大环境,大明的北方诸省,包括大明的江南诸省,每天都有破产的灾民,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崇祯皇帝心生感慨道:‘现在自己这位大明天子,对江南那边,算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