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0章 治政(2)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爷,这些都是您要的奏疏案牍,奴婢都整理出来了。”王承恩捧着一摞奏疏,走到御案前,小心翼翼的放下。

  “涉及内廷诸厂的建设,包括部份生产技术对外售卖,围绕西山军工产业,所构建的上下产业等事,全都在这里了。

  此外武备院那边,所明确的坩埚炼钢,水力锻打等诸多新技术,都拟定了相应细则……”

  王承恩禀明着,崇祯皇帝却在批阅奏疏,涉及到天津整体发展,见自家皇爷没有理会自己,王承恩则低首退在一旁。

  治国如烹小鲜。

  大明从过去那混乱秩序,逐步恢复安定,这一成果来之不易,崇祯皇帝要稳住,叫各个领域都变得更积极。

  崇祯皇帝神情严肃,手持御笔,奋笔直书起来:“卿家所呈朕已获悉,天津迎来此等改变,朕心甚慰,朕先前所讲之言,卿家和李卿俱牢记在心,用实际行动在逐一的履行,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然针对天津新局,望卿家做到以下,此关乎我大明未来之发展,牵扯深远,万不可有任何大意。

  其一,欧罗巴各国的人,开始向天津汇聚,要切实做好原定的规划部署,涉及海关、海贸等诸多事项,特别是天津十三行一事,都不能有任何纰漏,懂得发掘出更多人才,天津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另配合好国税处这边,明确落实关税事宜,除此之外,所拟定的建设债券,要切实用在冶炼、水利、驰道、造船等各项产业中,要确保天津治下脱产群体的规模,扫清治下流民、佃户等弊政。

  其二,天津治下兴建学舍一事,绝不可放松半分,多多的招收适龄学童,官府这边要考虑实际,不可一刀切,凡是要站在实际角度考虑,培养更多的人才,是确保天津持续发展的根本。

  其三,兴建水利设施、营建新城这类大型工程,切勿有操之过急之心,要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天津这边,所摸索的营建工程经验,牵扯到朕后续推行的新政,望卿家能在心中牢记,多培养一些人才,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大规模伤亡的事情发生。

  其四,天津驻军的发展,卿家必须要做好后勤保障,告诉李卿,天津讲武堂现阶段发展的态势,朕有些不太满意,不要觉得……”

  崇祯皇帝埋头写着,王承恩则在一旁研磨,天津自撤卫设州以来,所发展的态势,叫崇祯皇帝感到欣慰,最艰难的那段时期渡过了,这使得天津上下,都有着很大的改变。

  王承恩虽不知自家皇爷,在写些什么,然其心中可以肯定,所书写的这份旨意,必然是牵扯很深。

  “来人啊。”

  在写完这份旨意后,崇祯皇帝没觉察到王承恩回来了,下意识开口说道:“将这份密旨八百里加急,下发到陈延生之手。”

  “喏!”

  王承恩忙上前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