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5章 召衍圣公进京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身与特权往往就是伴生关系,看似在大明不讲究所谓出身,然而处处透露出的残酷现实,却无不彰显出不公平。

  北地风波不断。

  南疆纸醉金迷。

  一处处对立的现状,无时无刻不是在陈述时下的大明,依旧是矛盾很多,隐患很多,危机很多的残酷。

  乾清宫。

  “倘若在辽南诸卫,建虏八旗与辽东义军,要爆发一场大规模冲突。”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看着被传召的众内阁大臣、众军机大臣,神情平静道:“那么这一战,必然会影响到辽东今后的格局,要么建虏八旗遭受重创,要么辽东义军遭受重创,相较于前者,朕更担心后者的出现。

  一旦黄台吉所领的建虏八旗,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过去对我大明有利的局势,就会逐步发生倾斜,使得我大明要正面对峙建虏八旗。

  而现阶段在辽西治下,过去既定的辽东军改在稳步推进,即便辽东督师府审时度势下,可能直接参与到这场战争,不过朕并不希望辽南的战局走势,影响到国朝对辽东军改的既定决策。”

  徐光启、温体仁、杨文岳、丁启睿等一众内阁大臣、军机大臣,听闻天子所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特别是直线距离相隔最远的东江镇,真要是给予刘兴祚极强的约束和掣肘,那刘兴祚所领东江军,就大可不必参与战事了,每一道军令都要耽搁十余日,这般来上几个回合,辽前战局都可能结束了。

  前线战场各项所需,只要是合理的,一律都不准拖沓或刁难,这一点内阁也要协办好。

  这个徐光启啊,想向朕索要钱粮支持啊,顺带解决一下衍圣公府案,叫山东那边的局势,不至于乱到不可控的程度。

  特别是东江镇那边,一旦全员参与到此战中,就需要山东方面的绝对支持,否则东江镇的军事行动,就会受到相应限制。

  而当前在山东那边,受衍圣公府一案的影响,尽管说案情初步得到明确,可是谁都不能确保在此期间,是否会出现一些影响山东的事情发生。”

  不只是什么因素导致的,从天启元年开始,大明对辽地关注的越多,调拨的粮饷越多,可败绩却是一个接着一个,这使得大明的元气持续不断的被消耗,继而导致在辽地是愈发被动。

  众人当即作揖应道。

  “陛下,臣有话说。”

  此外涉及到前线战场的每项调令,必须呈递到御前经朕批阅,才能下发到辽前,军机处也好,朝中其他有司也罢,不能私自下发调令,敢叫朕知道,不管此调令是好,是坏,一律严惩不贷!”

  何况此次辽南所生战局,朕觉得户部可提前核算出一些数值,同时就先前财政出现的一些缺口,明确一个合理的数额,对外再发售一批战争债券。

  徐光启想了想,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