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四十八章 有功封赏_我:大明战神朱祁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再翻上一番。

  只不过张辅上奏,将功劳几乎全都归功于皇帝,言之凿凿到,若无陛下的飞球营,还有先前策反伯颜,此战绝无可能有如此战果。

  即便如此,这剩下的功劳,也足矣让数人得爵,也是不错了。

  一个侯爵,两个伯爵,这次一口气封了三个高级勋戚了。

  至于一般士卒,朱祁镇折中了户部和兵部的意见,人人赏银二两,布一匹。

  赏赐完了这些人,还有一人的赏赐未定。

  英国公,张辅。

  他作为主帅,虽然上书说自己并未立尺寸之功,可所有人心里明白,这英国公自然也是功劳不小,要是当真不赏,定然是说不过去的。

  前脚刚刚封赏过了,如今,倒是有了股赏无可赏的味道。

  既然赏无可赏,那怎么办?

  换作别朝或是开国的时候,大可以与皇家联姻,循中山王之例就可。

  可如今皇明祖训明文规定,皇家选妃,最高不过三品,这算是绝了与勋贵联姻之路。

  走不了联姻,那就只能继续赏赐财物,加荣衔了。

  既然张辅已经加了太子太傅,那就再加个太子太保,念起劳苦功高,庙堂之上可免贵。

  至于赏赐,按照宫内最高的标准,金三千斤,盐引一千引。

  论完了赏赐,邝埜继续说着,各地该补充多少兵丁,又有多少旗军驻防,班军又该留下多少,这下子就花了半个多时辰。

  说起边军之事,朱祁镇算是找到了话头。

  朱祁镇让兵部,御马监,五军都督府各自查过。

  以大同为例,大同镇核定的边军人马大抵在八万人上下。

  但大同在册的军马,却又是二十万人上下。

  这里面,很大部分是军籍,也就是卫所兵,而驻扎大同和紧要关口的军马,却都是募兵所来。

  所以,理论上实行卫所制的大明,实际上也在进行募兵制,而且最精锐的人马几乎全是募兵所来。

  这也不出意外,毕竟,卫所制的弊端,就在这摆着。

  当年太祖实行卫所制,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大明开国之时,国库空虚,田地荒芜,于是太祖他老人家因时制地,折腾出了卫所,将军屯合一,也不发饷银,给你块田,自个去屯田吧。

  卫所这玩意,尤其是实土卫所,更像是一个行政单位,而卫所的指挥,集军政大权一身,也就成了一般士卒的天。

  没有制衡的权力,是很可怕的。

  这也就造成了卫所的堕落腐化,远远超过了想象。

  永乐年间卫所兵丁日子还能过得去,到了正统年间,边疆的一些卫所,逃到最后,百不复二三。

  这说明什么?

  说明人家宁愿成为黑户,也不愿意在要这个军籍,继续在卫所待着了。

  这种情况下,朝廷就不得不通过募兵的方式组建职业化的军队保证边军的战力。

  毕竟,募兵来的人,没有后顾之忧,人员精悍,但是开销,人吃马嚼,盔甲武备,花费甚多。

  大明朝里里外外有三百多个卫所,理论上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招募一支百万大军,不愁粮饷。

  可实际上,处处用兵的大明,真正能用的卫所兵能有多少呢?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