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 现实游戏电子化_我有一座电子工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

  光有司机可不行,用户数量也是重点,有星尘应用的渠道推广加持,拓海出行的全国用户人数有近600万,打车的比例小也没事,至少有基数在。

  但毕竟是发展前期嘛~

  拓海出行的口碑很差,主要原因就是下载了,打不到车,跟没有一样,完全没路东昌视频里叫车那么方便。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刚开始专门跑网约车的司机有几个?不过拓海出行的用户注销率却很低,因为还有一个原因,极星X这款新能源车太热门了。

  消费者关注、各大城市的官方也在关注,出租车公司就更不用说了,一些大出租车公司恨不得也直接搞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全换上自己造的车。

  而且有的出租车公司还真是这么干的,想法也很简单:凭什么你拓海出租车就造车,我们就不能造车了?新能源汽车又不是星汉智行一家说了算!

  何况华夏这么大,还缺几个汽车工厂、配件供应商吗?连电池、电机都不一定非得拿星尘新能源的,其他牌子的电池也可以!进口电池也没问题!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没有所谓的‘龙头’!”

  人嘛~有时候就是怀揣着最简单、最朴素的愿望去发展,但成功与否就不一定了,至少站在陈子凡的角度,他认为这些出租车公司太高估自己了。

  也太低估星汉智行了,要知道星汉智行可是有星尘科技源源不断地在背后供应技术,他们有什么?前期靠组装没问题,后期呢?还得自己搞研发。

  可真到了那时候,星汉智行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他们想竞争…拿什么东西来竞争?

  陈子凡也理解这些出租车公司的想法,因为下一步极星汽车就会把极星X卖到各大城市,尤其是出租车领域,很有可能都会换成极星X出租版。

  所以努力一下,说不定就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呢?只是可能性太低了。

  不得不说,拓海出行是星尘网络旗下唯一一款争议这么大的APP,但无所谓,只要渡过了前期艰难的发展阶段,取代原有的某滴出行就可以了~

  其实在公众交通中,还有一个领域是海城有基础条件能实现的,那就是共享出行,共享单车、电动车,不过共享出行项目很容易造成巨大亏损。

  红极一时的摩拜单车就是一个例子,搞什么自行车桩也绝对不可取,又大又占地方,还车还非常不方便。

  陈子凡也没打算搞共享单车,有星华智行的电动车基础在那儿摆着,肯定选择共享电动车,这个东西和拓海出行一样,主要是针对其他城市做的。

  海城市都快人手D照了,电动车产业又非常发达,再加一个共享电动车也只是锦上添花,实际效果并不好。

  因为海城对电动车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