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1章 第 141 章_[清穿]七皇子的团宠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胤祐挺了挺脊背,站的笔直,正色道“我帅吗”

  “我儿子,当然是最帅的”

  “嘿嘿,我也觉得”

  胤祐对这个蒙养斋尤为上心,在初建过程中他就出了许多力,帮了三阿哥许多忙。

  三阿哥要从庶常馆中选拔一些人才,就要先进行一场考试。

  考试题目是三阿哥和胤祐一起出的,题目都很简单,并且和生活密切相关,并不考验他们的计算能力,主要是考察他们的解题思路。

  胤祐见过一些庶吉士,圣贤书读得倒是很好,也写得一手好字,张口就是圣人之言。

  但是,许多人真的就只适合读读圣贤书,写写八股文。胤祐也看不出来,他们将来当了官会是什么样子,反正对于数学是不怎么行。

  最后,脱颖而出的那一批人,无一例外,都比较年轻,而且之前就有一定数学基础。

  笔试过后,三阿哥还要对他们进行面试。面试的题目也是胤祐帮着想的。他始终坚持额娘说的,以考察他们的逻辑思维为主,而不是计算能力。

  除非有那种心算能力特别突出的,这种人是天才,可以留下来,以后有大用处。

  最后,经过三阿哥的层层选拔之后,最终录取的只有梅珏成、陈厚耀、何国宗、明安图、杨道声五人。

  康熙见他们的办事效率如此之高,而且也引得翰林院和庶常馆一帮人热烈讨论。

  于是,他挑了个日子发布圣谕,正式在蒙养斋设立“算学馆”。还一并公布了算学馆的师资由他亲自指导学习西方数学,也会派遣西洋传教士前来授课,日常教学事务由三阿哥负责。

  虽然只收了五哥学生,不过这个算学馆能设立起来,胤祐就已经很高兴了。在从无到有这个过程中,他也在不断学习思考,时常去向皇贵妃请教问题,几个月的忙碌下来,整个人也成长了许多。

  忙完了算学馆的事情,时间也已经到了秋天。粮食丰收之后,紧接着四阿哥又命人种了些玉米。

  这东西是从南方传过来的,早些年山东开始种植,后来直隶这边也开始种,今年四阿哥也想尝试一下,就种了一些。

  七八月小麦收割之后,就种上玉米,到了十月也就成熟了。

  收割之后留,四阿哥就派人送了些去皇贵妃那里,让额娘尝尝鲜。

  他又顺便去了趟承露轩,胤祐刚上完张勇将军的课,把人送到门口。

  正好,四阿哥把第一次种植玉米,收成还不错的事情跟他一讲了讲,顺口还说了一句“我让人送了些去集凤轩,让额娘先尝尝。”

  胤祐一听,可来劲儿,拉着他哥就往院外去“走走走,咱们也过去瞧瞧。”

  兄弟俩来到集凤轩,掀开帘子进屋,胤祐就迫不及待的问“玉米煮好了没有,我要尝尝。”

  四阿哥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你倒是心急。”

  皇贵妃招呼他俩先坐下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