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九章 利弊决断_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准摆了摆手说道。

  “既然如此,那等大事商议完,跟丞相一起去给公琰吊丧吧。”

  …………

  …………

  …………

  两日之后,决定季汉未来的一场朝会,在长安皇宫正堂召开。除了部分还在外坐镇的官员之外,整个大汉各级重臣全都被召集了过来。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人,自然是丞相诸葛亮,以及大将军马谡。

  不过让马谡意外的是,这一次朝会上,他看到了好几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其中就包括他自己的儿子马平,诸葛亮之子诸葛瞻……

  其中在史官的位置上坐着的,则是陈寿。

  这季汉的新一轮二代,这么快就已经到了出仕的年龄了。

  在马谡好奇的扫视群臣,打算看看还有多少个生面孔时,刘禅也出来了。在刘禅亲自出面,并由费祎主持下,这一次商讨迁都的会议开始了。

  谈到迁都,费祎首先把户部近三年的所有账本拿了出来,并毫不避讳的向群臣公开出来。

  “在这三年里,随着我们汉军不断东进,并收复了关东地区。事实上朝廷已经可以受到关东的赋税了,就在今年,更是将中原三州的赋税全都征收了上来。”

  费祎将账本公开,并面色严肃的向群臣……或者说就是向马谡和诸葛亮解释道。

  “但我们还是小瞧了肴函道运输的困难,大量的粮草在中途被损耗掉了。”

  “根据户部就算,光从陕城运至长安,其中的钱粮损耗达一成半!如果算上之后的水路运输,恐怕……”

  陕城,是弘农郡的治所,也是自关东向西运输的水路最后一站。

  从陕城向西,便是著名的三门峡,鬼门,神门,人门三岛突然出现,直接把大船卡死。而且从此处开始水路越来越湍急,水路运输根本不现实。

  也正因为三门峡的存在,导致关东向关中运送粮秣的损耗提高了好几倍。

  “就这个级别的损耗,忍受几年倒还好。但未来天下一统,一切以安民为本的时候,这损耗可就太大了。”剩下的都不用费祎说了,诸葛亮已经摇了摇头,先一步开口道。

  当规模扩大到整个国家,哪怕多半成的损耗,叠加下来也是一个极其恐怖的量。季汉虽然现在没有以前那么穷了,但再富也经不起这么嚯嚯。

  相反,如果直接迁都至洛阳,那就没有这么多问题了。因为洛阳是荥阳水系的延伸,从关东征收的赋税运送至首都的损耗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

  而且洛阳处于中原范围内,上下左右皆有拱卫,看上去是一个极其完美的选择。

  不过,这个时候马谡却站了出来,面色平静的询问道。

  “不过,若是想迁都洛阳,朝堂是否有试探过关东士族的态度?或者说,现在关东那边的那帮豪强,他们对大汉的忠诚可以信任吗?”

  “毕竟目前来说,我们收复关东不过三年,朝堂政治的基本盘可还在关西!”

  “而且,如果我们迁都到洛阳,跑到关东大族的眼皮底下,我们的虚实他们可就全都知道了。到时候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还能不能镇得住局面呢?”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