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4章 东征在即_这个封神不正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昌之子,周国公子旦,因仰慕孟伯之学术,前往北疆学习革新之法,大王,此人是胸中负有治国之道,文治韬略俱全之人!”

  “周公子旦未从朝歌直接运粮,而是命一路轻骑,勒令沿途各地的地方自筹粮草,将每七日的大军用度均匀的分配至每一处城池、地方筹集,然后等闻太师之队每日行至一处,便可从粮仓自取,省却大军运粮的一路人吃马嚼,同时也减轻了太师大军整装休整的时间。”

  “当然,此为拆借,并非强征,公子旦让后续运粮军队的数量,轻装上阵运送粮草,一路北上,一路按九出十一归的利息,向各地贵族、诸侯还清粮账。而且这批粮草本来就是还给这个人的,所过之处便由诸侯与本地氏族肃清驰道匪患,既能减少护卫大军之损耗又可借地方之势稳定地方治安。”

  “此一举三得之事,便是公子旦亲自安排谋划,大王,如此贤才,您觉得如何?”

  帝辛眼中有光,天下戎事,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举当真是极大的减少了朝歌的供粮压力,这不就等于,多出来的粮食,也能更多次的支撑他这位大王的南征北战了吗?

  帝辛正欲夸赞,可是随即却又沉默起来。

  “丞相所说之人?是说此乃何人来着?”

  “回禀大王,西伯侯姬昌之子,公子旦。”

  “晦气!”

  提起姬昌,帝辛心情就不好,除却本身商周紧张的局势之外,他也对西周没有多少好感,从他出生开始,文丁就不停的在他和微子启等人耳边宣贯。

  若有朝一日大商难免走向灭亡之途,那取商而代之者必然是西周。

  哪怕帝辛平生再怎么自负,文丁的话语也如同魔咒一般,让他一直都有一种危机感,一直想找个机会,将未来的大患扼杀在摇篮之中。

  此时孟尝站了出来,恭敬的说道:“大王,周国是周国,姬旦是姬旦,您当年提拔飞廉大夫与恶来将军之时可曾问过二人出身?姬旦是有大才的人,却屈居于臣之下属,之学生,属实不该。”

  眼见帝辛无动于衷的样子,孟尝也是继续说道:“而且,大王不觉得,我们用西伯侯的儿子治理国家,结果他儿子将大商的国事治理得比他父亲还好,这样更能凸显您的贤明与仁德吗?”

  帝辛认真的思索了片刻,方才认真点头:“好,孟伯此言有理。”

  其实,对于姬旦,孟尝也是犹豫过许久,和大王的顾虑一样,毕竟是西伯侯之子,孟尝也不敢保证,日后若是与周国对上,姬旦是否能站在他这边,或者站在大商的立场上做好本分之事。

  只是,欲成大事,又怎么能瞻前顾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刘皇叔若是用人时但凡有一点迟疑,五虎上将中也不会出现马超、黄忠的名字,曹操但凡迟疑也不会有官渡之胜,更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