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9章整治票房小偷_我刚装的新房,你们撬开结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近期有不少观影的网友晒出票根,他们明明去看的是《黄金珏》,然而票面上写的却是《浣溪沙》,居然出现了偷票房的现象。

  所谓的偷票房,就是把其他电影的票房,给挪到另一部电影。

  比如网友们明明买票要看《黄金珏》,但是影院把《浣溪沙》的票打印出来,票钱相当于加在了《浣溪沙》上。

  这就会导致,在播放《黄金珏》影厅内高朋满座,却可能一分钱都收不到,而这些钱,就都记在了《浣溪沙》的账上。

  这就是张冠李戴,妥妥的盗窃行为。

  但这是电影行业常见的现象,一般出现在影院发行方也有该影片投资的情况下。

  这些电影院的老板,就让影院员工,从别的电影兜里掏钱,挪到自家投资的电影账面上。

  这只是偷票房的一种形式,另外还有更损的。

  比如明明播放的是A电影,但播放的时候故意搞破坏,电影不是没声音,就是模糊,导致观众没法看,自然要退票。

  但这时候,影院会给观众道歉,更换他们影院方面投资的B电影的票,同时赠送一杯可乐或者爆米花,这样一般人都会接受。

  这样就把竞争对手A电影的观众,给强行挪到了他们的B电影上,而且别人还很难查不出来,真是阴损。

  反正这些一天弄个几场,全国多家连锁影院下来,可能就是几十几百万,一个月的放映期持续下来,有可能偷到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票房,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利益使人疯狂,这种盗窃,可比那些溜门撬锁盗手机的小偷文明多了,而且还没有人查。

  因为影迷看了电影,没有损失不会举报,而损失的只有被偷的电影发行方。人家好不容易拍的电影,结果票房还被偷,上哪说理去?

  电影发行方又没有执法权,发现被偷票房去查的话,电影院也可以推说是机器坏了,或者临时工干的,这样花小代价,就把责任推的一干二净。

  因为没有执法权强行搜查,所以被偷方,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这就是电影圈合理的盗窃,且很难追究。

  因为这里有经济利益,所以很难杜绝,逐渐成了常态。

  现在电影业入局新人张小蛮,就遭到了偷票房事件。

  然而恶劣的情况,还不止偷票房。

  同时网友也曝出,《浣溪沙》电影的午夜场和早场,场场爆满,然而到影厅里面看,却一个人都没有。

  这个现象也被网友戏称为阴兵票房,就是院方自己花钱,把票房抬起来,造成虚假票房,让其他没参与偷票房的电影院,看到《浣溪沙》票房这么多,受观众欢迎,那么他们会相应的增加排片。

  排片多了,观众想看电影,也就大概率只能被动选择《浣溪沙》,因为其他电影排片少,这就进一步拉大了票房差距。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人执着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