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听政_长孙皇后(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大唐的大部分子民而言,从贞观二年末到贞观三年元月这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登基已满两年的皇帝英明睿智,又爱民如子,尽管天灾还时有发生,不过生活还是已经从隋末的战乱中渐渐恢复了平静。而对于那些身处庙堂高处,后宫深处的男人与女人来说,不过四十多天的时间却是暗潮汹涌,让人措手不及。

  皇帝陛下祭天回来后的第二天,太子、四皇子与长乐公主便被毫无征兆地从别宫接了回来。这原本就引起了不少人的观望与怀疑,不过陛下随即下的第二道命令,可就造成了宫中极大的不安,原本在宫中各有居所的皇后的三个亲生子女被安排住进了甘露殿,由陛下亲自照顾。

  皇家有皇家的规矩,不过即使不是皇室,那些贵族世家的孩子也大多由乳母、下人照料,亲生父母反而极少自己抚养,更何况当今皇上登基不久,正值日理万机之时,这一行为直接造成的流言便是,皇后似乎已拖不了多少时日了,故而陛下将亲自负责孩子的教养,以此来宽慰皇后之意。

  而更加令人震惊的事发生在翌日的早朝上,群臣们竟然发现太子殿下换上了只有在大典中才穿过的太子朝服跟在陛下后边,随后面色平静地跪坐在皇帝的左下方。

  早朝刚开始的时候,谁也没有说话,而是都拼命地不留痕迹地向国舅长孙无忌和太子太傅李纲望去,谁知两人一个是气定神闲地立着,目不斜视,另一个却表现得同样诧异。

  随后,只听见皇帝波澜不惊地说了一声:“从今日起,太子每日早朝随朕在两仪殿听政,用过午膳后,再由太傅在书房教授课业。”

  这完全只是一句告知而非询问,甚至连一句形式上的“众卿家有何异议”都略去了。

  即使在太子出现之时,不少人已有猜测,但是当皇帝明白无误地说出“听政”二字时,众人还是惊愕不已。皇权是独一无二的,而如今皇帝的边上出现了另一个人,即使是国之储君、未来的天子,但今上正值盛年,子嗣承继又毫无隐忧,那么如今让年仅八岁的太子殿下如此郑重地出现在群臣面前,其宣告的又是什么呢?是明召天下太子的地位无可动摇,还是……无人敢继续深想下去。

  在位于三公之内,可以参加内朝的官员中,尚书左、右仆射,房玄龄与杜如晦,皆与长孙无忌相交甚深,对皇后也极为敬重,自然不会对皇帝的举动有所异议。

  而侍中王珪在看了一眼魏征后,还是没能忍住心中的疑惑,不过还是用了比较委婉的语气出列谏言,认为太子尚还年幼,蒙童授业还未齐备,听政似有所不妥。

  皇帝却不以为然道:“朕幼时擅于骑马,好弄弓矢,而读书甚少,而后方对史籍兵略多有涉及,皇后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