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6章 塑造脊梁—开始_建立超级家族:从52年隐居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57年6月10日,京城。

  一个穿着朴素,带着眼镜,斯斯文文的男人走在大街上,他面色肃然,走着的同时,还不停的念念叨叨。

  回到家,于敏直接来到书桌,就开始了工作,他每都是单位和家里两边跑,一刻不得希

  很快,书桌上的笔记本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和符号,懂的人才看的明白,这是核物理方面的研究。

  他想起今单位领导跟他的话,虽然只是稍微提了一下,但是依旧能看得出来,上面对于自研核武器,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工作。

  哪怕没有苏国的帮助,也无法阻止国家对它的渴望。

  1954年9月,苏国派出代表团前来,这个代表团由赫鲁晓夫亲自率领,成员包括苏国二号人物米高扬、工会主席斯维尔尼克、文化部长、莫斯科书记和驻华大使。

  可以是苏国历史上阵容最豪华的外交团,除此之外,为了促进双方友好,还带来了七个至关重要的援助项目,其中包括撤出旅顺、大连,将军港和武器无偿交还,还额外增加5亿卢布的贷款,将援华项目数量提升到156个,史称156重点工程。

  把双方合资公司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中方,共同修建兰州至阿拉木图的铁路,共同修建和运营乌兰巴托铁路,进行科技交流,成立科技委员会。

  在这些援助项目中,鞍钢三门峡水利枢纽等工程至21世纪仍在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阿拉木图铁路更是在一带一路中焕发邻二春。

  1954年10月,双方之间正式签订了为期五年的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在这个协议的后续执行中,我方一共向苏国交付了800多个类别的种子和苗木,帮助苏联丰富了农产品种类,摆脱了谷物和副食品的单一化。

  此外,我国还派出了14个专家考察团,深入苏联农业的各个环节互相交流学习。同时,我国也吸收了苏联集体农业的经验,建设起了一批国营农场,并引进了大量机械化。

  河北时至今日,这些国营农场仍是我国农业建设的重点科研单位,又增派了大量技术专家来华援助,到1956年时,苏联在中国的专家数量已经达到了近3000人,是之前的两倍还多。

  此后,苏国还向我们提供了7万余份关键技术资料,让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一年完成了既定目标。

  但双方之间的关系之所以恶化,有几个重要节点,首先,就是在访华期间,我国曾先后表达过希望苏国帮助我们研制核武器,但对方却闪烁其词的,苏国的原子弹就是我国的,不用分你我。

  然后又,华夏应该先搞好经济建设,苏国可以帮我国建设民用虹站,其实这番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不会真心帮我国搞核武器。

  这样的结果,我们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而且,显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