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5章 郭嘉纵论天下大势_三国:我给昏君当替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举制事关重大,因而刘明极期关注。

  在他的亲自指点下,荀彧和郭嘉两人拟制了具体细则,又组织蔡邕、王允、杨彪、卢植等人充分讨论。

  其实,刘明现在的推行的科举制,已经与中国传统历史上的科举取士有着很大的不同,内容上已经不再是独尊儒术,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特别是既有事关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的常识内容,又有事关治国理政的宏观策论,尽最大可能避免举士们眼高手低,坐而论道滔滔不绝、立而行事百无一用,将国家带入越来越务虚的不归路。

  而且科举取士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与刘明当前正在推行的新式教育体系密切相关,至少大多数考试内容是有密切关连的。

  因为有科举这个指挥棒的指引,因而这天下必然会越来越重视教育,进一步开启民智、促进发展。

  而教育中各行各业内容都有涉猎,又会反过来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兴盛,推动各业平等、百花齐放理念的确立。

  当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不是一盘散沙,需要一个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千变万变核心不变,否则国家也好、民族也罢,就会失去凝聚力。

  只是现在还没到那一步,现在需要的是先放开,等天下安宁之后,刘明会融合自己几千年的见识,来提出适合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

  刘明对科举取士极期重视,把他作为推动这个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来想着,为了方便下一步在推行之中降低阻力,是不是要把拟定好的细则派人送给皇甫嵩、盖勋、朱儁、刘虞这些处于这天下顶端的几人过目?

  后来想了想还是作罢了,五司巨头们的见识虽然要远超普通人,但每个人的身后都关联着巨大的利益集团,而且他们都是在现有体系中的获益者,未必就愿意打破现有体系接受新事物。

  与其这样,还不如朕在这里趁着灭族袁家的余威,拍板敲定科举诸事,等五司巨头们回归朝廷后也只能是照办的份了。

  “众爱卿有何疑问可以当殿提出。”等荀彧逐条解释完毕后,刘明扫视一眼陷入沉思的众人,说道,“此举事关千秋万代,事关天下苍生,须极为慎重,若有不同意见或者完善举措可以现在就提,一旦通过施行后,若是发现谁有意阻挠甚至破坏科举,那么……”

  刘明的眼光冷凛下来,缓缓道:“与阻挠破坏新税制一样,一人为乱斩一人,一族为乱杀一族。”

  殿中一片安宁。

  刚才他们已经从陛下对新税制立场上感受到了无边的寒意,现在科举制也是如此,只要不是特别是重大的问题,谁也不敢吹毛求疵。

  而且现在的细则条款,其中的主要精神刘明已经提前多次透露,大家在先期震惊后,到目前大体上已经能够想通了,想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