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5章 《天工开物》_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度。

  规定以儒学思想作为全国的统治思想,而以理学大师朱熹对经书的注释和解说为范本。

  《四书》《五经》不但是读书人必学的教材,而且还是科举考试的命题内容。

  宋应星出生于明万历时期,当时仍然盛行科举制度。

  一般的读书人都渴望自秀才爬到进士,宋应星的祖父、父亲都是秀才。

  宋应星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僚地主家庭,虽然当时家道中衰,但青年时代的宋应星也是要走科举功名的老路。

  宋应星和他哥哥宋应升两人同时中举,一时名声大振,被人们称颂为奉新二宋。

  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信心倍增,当年秋便北上京师准备参加会试,结果却名落孙山。

  先后五次北上会试,均告失败。

  最后一次会试时,宋应星已45岁,双鬓见霜。

  完全可以说,宋应星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都用在科举应试上了。

  宋应星亲眼目睹了官场和考场的黑暗,科场营私舞弊,垄断仕途。

  至明末科举已成为权贵及富家子弟升官发财的阶梯,进阶之人多靠家世贿赂而得逞,科场作弊成为一般现象。

  严酷的现实使宋应星认识到,以儒家经典为是非标准的科举制度的丑恶。

  宋应星前半生的经历和感受,使自己由理学主义者变成了现实主义者。

  因此不再应试,断绝了科举之念愤而转向实学,钻研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问题。

  宋应星生前教导子孙,一不要科举,二不要做官。

  这除了表明宋应星坚决抗清的思想至死不渝外,更看出宋应星与科举取仕决裂的心情。

  不过让他有些惋惜的是,宋应星的科学成就在当时不被重视。

  要不然的话,中华民族如今也不会面临被西方列强欺辱的局面。

  “宋应星想到祖父和父亲在科举道路上消磨青春的辛酸遭遇,功名心不由得冷淡下来。”

  “他回到家里,很感慨地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家食之问堂。”

  “意思就是宁愿在家吃普通百姓的饭,也不追求做官吃俸禄。”

  “此后,宋应星把主要精力用于游历考察。”

  “通过实际见闻,将各地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及经验记录下来,为编写一部科技专著作准备。”

  “崇祯八年,年近五十的宋应星由于生计等原因,到本省袁州府的分宜县任县学教谕。”

  “教谕是县学教官,级别很低,月俸也很少,是当时士大夫口中所谓的冷官。”

  “但当冷官也有个好处,就是事情少,闲暇时间多。”

  “当教谕是宋应星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阶段,在这段时间里,他能够专心致志地写作。”

  “其主要著作都完成于此时,包括闻名后世的《天工开物》。”

  “崇祯十六年,宋应星又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知州。”

  “此时的明朝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