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年少多血性_传奇浪潮19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也被挖出了一条条灌溉用的淌水沟,如今的白湖湾四周,除了剩下的菜园子以外,满目看到的都是齐整的树苗。

  敢如此规划的,不是有大魄力和把握就是在给自己掘坑,到时候一旦出了问题,那坑就是埋自己的。

  进入初中,冯一平也没空闲的时间整天理会老子在家里整出的这些他老娘认为的“破事”,也是有口难言不敢说,如果让刘爱平知道白鹤村“村村通”脱贫计划本来就是自己琢磨、跟老子冯文林合计的,恐怕他也跑不了一顿好揍。

  乡中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冯一平的生活倒是个例外,连带着张海林和胡强这两个混蛋也生活得很滋润。

  96年乡中的大食堂还是那间老平房,一共5个窗口,每等下课铃一响,那就是碗勺交错,好汉如林,女汉子也不在少数,身子弱的就等第一拨人吃完再说,先在边上等着。

  不要以为在食堂打到饭是件容易的事,没有点力气和腿脚还真不成,除了走读的学生,好两千学生同时开饭,那副盛况可想而知。

  好在此时的食堂并不供应菜,只供应米饭,面条馒头什么的在地处南方,经济条件还只能算作很一般的坝头乡就不要想了,连米饭都是黄黄的,冯一平都记得曾经还在米饭里吃出过老鼠。

  这时候的饭票就是一张宽不过三公分,长近20公分的小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地盖了许多红蓝色相间的印戳,有3两的、4两的、5两的、6两的,好像还没有出现过其他的单位。

  这些饭票都是学生自家带着米到食堂里交柴火费兑换的,由于学生家里带的米往往都是每年稻田里产的新米,所以学校食堂坑得不行。

  把每年学期之初学生交的新米统一收集后高价卖掉,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买进一批陈米,虽然学生家长都心知肚明,但是条件所限也没辙,学校也不可能把新米放在仓库里变陈米,到时候吃出老鼠的事情恐怕就不是一次两次了。

  至于菜,这是冯一平心里永远的心酸回忆,不仅仅是他,或许所有在那个年代的乡中学生都体会了那个艰难得有些令人几近崩溃的日子。

  宿舍里除了辈子脸盆外什么东西最多?

  瓶瓶罐罐!

  装罐头用的玻璃瓶,铁饭盒、塑料罐,形形色色的瓶罐,几乎每个学生的床底下,桌子上都有,少的只有两个,多的有四个甚至5个。

  这些东西,可以说是伴随了几乎所有乡中学生的整个初中生涯,这些瓶瓶罐的作用不是别的,正是用来装咸菜的。

  腌制炒熟的萝卜干、咸菜、西瓜皮--什么都有,只要是能腌制能吃的,连大蒜辣椒都成了稀罕东西,就着从食堂里打回来的白米饭就是一顿正餐,甚至有时候菜上都长了一层淡淡的绿毛,也只好眼一闭,用筷子搅搅继续吃。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