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6章 刘备为什么留在白帝城?_藩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到上前线,吴世璠倒也不是说怕。

  毕竟自杀都敢,还怕上前线?

  但毕竟二世人以来,他可是从没上过前线的。

  这对从小长于妇人之手的吴世璠而言,面对未知情况,心中不免有些犯嘀咕。

  吴世璠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去前线,在昆明镇守不好吗?

  随后说出了当时郭壮图劝说他留守贵阳、不去衡阳军前继位的话。

  “老师,君主不是要守在根基之地,御极海内吗?”

  “不是要不动声色,做个让文武百官猜不透的君主吗?”

  刘玄初听完吴世璠的这番话,顿时脸色大变、怒不可遏。

  “谁教你说这番话的?此人该杀!”

  言罢,又拄着拐杖,蹒蹒跚跚、气呼呼地走了。

  老头火气还真大。

  吴世璠暗自腹诽,身体却不敢怠慢,脚步赶紧跟上,双手轻轻搀扶着刘玄初。

  师徒二人在小路上并排而走,内侍们抬着撵轿远远地跟在后面。

  等刘玄初缓下气来,才慢吞吞地说:

  “如果你现在坐在紫禁城里的龙椅上,你可以说这话。”

  “可是你问问自己,你有资格不亲往前线吗?难得要等到你爷爷死后再去吗?”

  面对刘玄初的诛心之言,吴世璠却是没有恼怒,因为他知道面前这老头说的都是实话。

  沉吟良久后,吴世璠问出一直以来,心中的疑虑。

  “老师,倘若此时王爷爷忽然薨了,我该怎样做?”

  刘玄初听到吴世璠丝毫不避讳自己爷爷的死亡问题,在看了看吴世璠一眼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早早就有这个危机感,孺子可教。

  “真是那样的话,必须封锁信息,然后你火速前往前线,军前继位稳定军心,再想办法打一个胜仗。”

  “如此,我军尚能撑下去,否则,败亡只在转眼间。”

  听到刘玄初这个理论,吴世璠有些不服气的辩驳。

  大意就是云贵是根基之地,在吴三桂死后,更加需有一个主心骨在云贵坐镇,如此云贵两地的土司、官绅才会老实下来,不敢动乱。

  否则,一旦主心骨不在,那些云贵土司们见后方空虚,就会乘虚而动。

  而云贵动荡,则无法继续做为稳定的大后方,支援前线大军作战。

  见吴世璠说得头头是道,刘玄初没有急于反驳,而是说起了最近在看的《三国演义》。

  “你知道为什么刘备留在白帝城,而不回成都托孤诸葛亮吗?”

  “我知道。”

  吴世璠心中有些得意,终于说到自己的强项了,我也有看《三国演义》的好吧。

  “他在白帝城病重,无法回到成都,才把诸葛亮等重臣召到白帝城托孤的。”

  说完之后,吴世璠信心十足,毕竟书上的确是这样写的。

  刘玄初点了点头。

  “你说得对,但不全对。”

  “夷陵之战后,刘备逃到白帝城,事实上他是在白帝城住了大半年之后才病危的。并且是坚持到诸葛亮等重臣从成都赶到白帝城,交代完后事才去世。”

  “那……老师您的意思是,刘备像项羽一样,无颜面对蜀中父老?”

  “不是无颜,而是故意不让他们知道。”

  刘玄初随后说出了一番吴世璠在书里看不到的真相。

  刘备势力入蜀后,季汉政权分为外来派与本土派,而本土派则被外来派压得死死的。

  慑于刘备的强大实力,蜀中新附士族虽有不满,但不敢乱动。

  夷陵兵败,蜀地士民都知道刘备输了,但却不知道刘备输到什么程度,有没有输光本钱?

  倘若蜀中士族敢反叛,刘备有没有能力收拾他们?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蜀中士族就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造刘备的反。

  可刘备如果败回成都,蜀中士民就会都知道刘备输光了本钱,那谁还会服刘备?

  届时蜀地州郡皆叛,刘备只能困守成都。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