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4 重耳故事_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恪无奈地笑道:“这你也知道?”

  阿史那云道:“突厥汗位相争,尚且暗地里尔虞我诈,拼地你死我活,更何况是大唐。”

  李恪见阿史那云似面有忧色,坦然道:“无妨,左右不过是些跳梁小丑,尚还动不得我,倒是你,此回漠南,有何打算?”

  跳梁小丑?

  阿史那云听了李恪的话,不禁又笑了出来。

  李恪的对手阿史那云怎会不知,若是长孙无忌和李承乾之流知道李恪如此说他们,只怕会跳了脚吧。

  不过阿史那云也知李恪只是口中一说,倒不至担心李恪因此轻敌,当初李恪对付一个康阿姆尚且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更何况是长孙无忌这等人。

  阿史那云回道:“待我回了阴山,先将阿爹安葬,其他的待开了春再说吧。”

  李恪道:“小寒将近,恐怕待你回了漠南,也该大雪封山了,待来年开春,你若不愿待在漠南便可回长安寻我。”

  阿史那云看着李恪,想了想,摇头道:“长安城乃是非之地,我不愿久留于此。其实依我而言,长安城中风云诡谲,你又何必困守长安,时时遭人惦记。”

  听着阿史那云的话,李恪微微一愣,离开长安?

  这个倒是李恪此前从未想过的。

  依惯例而言,皇子欲夺嫡,首要的便是帝王恩宠和朝臣的支持,故而但凡是有些野心的皇子,无一不是死皮赖脸地留在长安。

  比如说同样野心勃勃的燕王李佑,早年有臣子上书,请皇子外放,李佑便是一副身染重疾,半死不活的样子,硬要赖在长安。

  因为李佑知道,离开长安,便是离开权力中枢,想要争帝宠,夺权位自然不利地很。

  但阿史那云的话却给了李恪另外一个思路。

  如今皇帝诸子尽皆年少,而李世民正当壮年,李世民至少还有十多年的皇位可坐,李恪这个时候留在长安于夺位之利又能有多大。

  李恪有平定突厥的泼天之功,在长安城中的声望也极高,只要他在长安,哪怕是太子李承乾的光芒也要被他所掩盖,众人的注意力也都在他的身上。

  可若是李恪不在长安了呢?那他们自然无从对李恪下手,众矢之的便就成了现在安坐东宫的李承乾,李恪便就避开了锋芒。

  树高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人比非之。

  李恪如果不做长安城中最高的那棵树,大风又如何能伤地了他。

  现在的他留在长安,不过是平白为李承乾挡箭而已。

  李恪对阿史那云问道:“你的意思是要我离开长安,暂避锋芒?”

  “是啊!你们汉人不是有一个重耳故事吗?你完全可以学重耳啊…”阿史那云微笑道。

  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同时也是春秋五霸之一。

  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