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 李世民的苦恼_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认认真真的听取了关于李承乾和李恪兄弟二人的对话。

  须臾,李君羡停止了述说,“陛下,这就是太子殿下和汉王殿下的所以对话!”

  “哎!想不到高明这孩子尽然对朕有如此多的埋怨,父不知子,子不知父呀!

  君羡,朕是否真的对高明过于苛刻了?”李世民道。

  李君羡一阵懵逼,这样的事情你问我,我如果敢发表意见。

  李君羡战战兢兢道:“末将愚钝,回答不上陛下这个问题,但末将知道陛下如何做肯定必有深意,也许正如汉王殿下所言,是为了鞭策太子,让太子更加进步!”

  李世民见李君羡唯唯诺诺的模样,忽然没有了与之探讨的兴趣…

  朕和一个丘八说什么干什么?真是对牛弹琴!

  李世民挥手道:“你下去吧!继续监视太子府,一有情况马上汇报!”

  “偌!”李君羡如蒙大赦。

  待李君羡离开后,李世民提起毛笔在宣纸上龙飞凤舞的写下了八个大字: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还是恪儿看得透彻呀!可惜恪儿并非嫡长子,你要是嫡子长该多好啊!”李世民自言自语道。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

  这是流传了千年的嫡长制度,即便是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也不敢违背。

  嫡庶有别,长幼有序,更是流传千年的礼法制度。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打破这千百年的礼法规矩,次序颠倒,国家必将大乱,这样的结果即便李世民也承受不了,所以他才会在储君的问题上如此举棋不定…

  李世民长叹一声,转身在书架上拿起那本由李恪所著《三国演义》,百无聊赖的看了起来。

  这本书如同后世那样一经问世,便以最快的速度的风靡了这个大唐。

  书中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有血有肉,令人过目不忘。

  如雄才大略的曹操、坚韧不拔的刘备、知人善任的孙权、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肝义胆的关羽、浑身是胆的赵云、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忠厚老实的鲁肃、心胸狭隘的周瑜等等。

  这么多的英雄人物生活在同一时代,令人神往,恨自己生不逢时,不能与这些英雄豪杰一决高下。

  此书中除了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还有对各方势力之间权力博弈的描写,空城计、反间计、美人计、连环计、苦肉计等各种计谋层出不穷,令人大呼过瘾。

  想出这些高超谋略的,就是谋士这一阶层,他们才智超群,洞悉人心,善于博弈,纵横捭阖,决胜于千里之外。

  因此这本书,不仅武将爱看,文臣更爱看。

  李世民对这本书的作者,也就是他的第三子李恪是真的喜爱,他这位三子不仅诗词双绝、书法无双,还战功卓著,奈何他只是个庶出。

  李世民长叹一声放下《三国演义》,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