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32章 怪胎传说(下)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编队当中,再通过导线连接的电信号遥控起爆。

  巨大的战斗部装药引爆造成的爆破冲击和四散横飞的破片,足以在理想情况下重创、击落数架盟军重型轰炸机。使用得当的话只需一发导弹,就能打出过去几十门重型防空炮都打不出来的效果,堪称是灭炸逼神器。

  但后来测试中发生的事就那样了。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兴许这玩意儿还有一些可行的改进空间,但它闯下的祸和首次登场就暴露出的极其糟糕问题,以及德国佬日益紧迫、所剩无几的最后时间,已经不允许这款有着极高研发失败概率的武器再做任何尝试性的改进了。

  改V1导弹那样的武器不行,那该咋办呢?有没有什么别的改造方案可用?总不能把这些已经造出来一批的试验弹再拉去销毁,那这其中付出的代价和沉没成本又该谁来负责?事到如今的三德子已经再也挥霍不起、浪费不起了,哪怕是个废物都得变废为宝有效利用。

  经过了数个改造方案的探讨和论证之后,德国佬基于必须要面对的紧迫客观现实,和前线上巨大的实战需求,终于定下了一个自认为最能发挥这“报废品”剩余价值、将其变废为宝的改造方案:将其改造为反坦克导弹。

  其实有些时候,人应该跳出惯性思维和既有认知的闭环圈,尝试从不同角度或者反向去思考某些事、某些解决方法。

  德国佬在这件事上就是如此这般,难得脑袋够用了一次。

  主持改造方案的德国佬设计师的想法是:既然它是根据反坦克导弹设计得来的,那我能不能反向逆推再把它变回反坦克导弹呢?反正两种设计都是同根同源,而且现在前线上、尤其是东线战场的反装甲作战压力这么大,没理由不去试试。

  有设计上的可能性还有战场上的需求性,这位反向思维灵活的设计师也是个说干就干的主,立刻带着手底下一帮人投入到实际尝试当中。

  至少对德国佬来说,最终的结果是不幸中的万幸、还算是相对不错的。

  至少这一结果预示着这批试验性质的废物防空导弹终于不必销毁,而是能变废为宝地另作他用了。

  改造方案不论是设计还是实际工程阶段都进行得相当迅速且成功,也正是因为技术上同根同源的关系,这种起初就是照着反坦克导弹的思路设计得来的玩意儿,再反推回反坦克导弹的设计起点上变得特别的容易,测试场上的收获成功甚至都是可以预料到的。

  剩下的就只有一个问题:如何将这玩意儿有效地部署到战场。

  毕竟它原先的那个对空版本试验型发射架的体积实在是太大,一整套部署加瞄准加发射架俯仰机构加起来,整套发射架的体积比寻常88防空炮的炮架还要“高大威猛”。

  因为是防空作战而非一线对地防御作战,所以起初设计发射架和部署系统的时候根本没考虑隐蔽性问题。

  再加上这导弹本身的巨大体积,要是就这么原封不动地用试验型的发射架把它部署上前线,拿去当固定阵地反坦克导弹。那俄国人只要脑子没坏掉,在战场上最先摧毁的目标肯定就是这个“巨型标靶”。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