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章 技术硬指标_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还有一个大亮点,那就是引擎和燃料罐放到了两边,让登月舱舱门非常低,距离月面只有1米,这让宇航员进出登月舱与搬运载荷和样品都非常方便。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月球不比地球,宇航员们不仅不适应它的低重力,出舱还要穿上厚厚的宇航服,非常影响活动能力。

  要是舱门距离月面只有1米,那就是宇航员狂喜。

  谷獗/span不过优势有多明显,劣势就有多大,因为它的方案是小企业团队提出的,所以技术能力不足,导致它們有大量的技术需要攻克,报价直接飙到接近100亿联邦币。

  而且团队还严重低估了整个登月舱的重量,使得宇航局怀疑其任务架构可行性和执行能力,团队也已经意识到了超重问题,但未能提供清晰可行的解决方案。

  还有关键技术上缺乏详细的信息、缺乏足够证据证明登月舱贮箱加注系统的设计成熟度和性能、低温流体管理系统、推进剂长期贮存系统的设计和分析细节不足且不一致等问题,严重降低了宇航局对其如期完成该功能开发的信心。

  而到了埃玛隆的“登月飞船”上,那评估结果就不一样了。

  宇航局认为“登月飞船”的各项性能大大超越了合同要求,比如登月飞船可独立在环月轨道飞行100天,超过了宇航局规定的90天目标期限,这就可以在猎户座飞船延迟发射的情况下为任务提供更大灵活性。

  对于没钱的宇航局来说,报价三家中最低,这就是一个大优势。

  而且登月飞船强大的月表投送能力为宇航局后续的大规模月表活动带来了很大便利,可直接投送加压月球车和居住舱等大型设备,也可支撑更多次及更长时间的月表舱外活动。

  得益于其巨大的货舱容积,可以灵活分配加压和非加压货物空间,也提供了潜在的大规模月球样品返回能力。

  这些优点并未以牺牲登月舱安全性为代价,在月表出现紧急情况需提前返航时,可利用其推进剂余量来加速升空至环月轨道。

  动力系统提供了全面的动力冗余能力,宇航局称其设计“令人信服”,这些设计在紧急情况下为宇航员提供了灵活性,并在多个阶段提高了安全性。

  该能力已经在星舰SN-15的试飞中得到了实际验证,试飞上升段一台猛禽发动机意外关机,飞控实时重新规划了飞行策略,凭借剩余的两台猛禽发动机,星舰仍然顺利着陆。

  登月飞船配备有两个气闸,可提供冗余的进出舱能力,且每个气闸均配有独立的环控生保功能,可为宇航员提供必要的紧急居留空间。

  冗余的推进剂在意外情况下可为宇航员提供大量生命支持用消耗品储备,比如分解燃料获得氧气。

  在任务可持续性上,登月飞船满足宇航局的所有要求,无需任何月表设施的情况下可提供4名宇航员的居留空间。

  货运空间和能力可在无需额外研发情况,提供月表可持续开发的能力和灵活性。

  基于与普通“星舰”的通用性,该方案直接具备了重复使用条件和能力,可大幅避免重新设计。

  这一切的优势,都来自于“登月飞船”巨大的体型。

  而巨大体型也同时带来了劣势。

  比如登月飞船需要多次连续快节奏的密集发射才能执行任务,这被宇航局认为是一项重大缺陷。

  密集发射是为了多次大规模低温推进剂在轨加注,宇航局认为这也是一项重大风险。

  哪怕它降落到了月球上,可它的舱门距离月表高达30米!

  跟1米的那个简直是两个极端,这非常不便于宇航员进出,需配备电梯。

  一旦电梯出问题,宇航员要是在飞船里还好说,要是宇航员是刚从外边科考回来,那……就惨了。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