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进(摇摇摇头盟主加更4)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些不符合要求,这就主要是模具的偏移问题导致的受力不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匠们又给模具的外面加了一个固定台,固定台有三根铁柱,高度将近一米五,连接着下面的承力座台。

  上面的锻锤却增加了三个孔,刚好穿过铁柱,这样才解决了偏移问题。

  这样一番改造下来,就又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

  而浇铸作坊那边,昨日开始浇铸比银币略厚的薄银板,待今日冷却以后,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试制。

  银币用热锻当然要比冷锻更容易,可是热锻容易变形,而银币的要求就是,必须坚固。

  而且冷锻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好,劳动条件好,生产效率高。唯一的缺点是,韧性比较低,不能进行二次加工。

  朱瞻基之所以坚持冷锻,就是因为这些优点,利用冷锻,生产出来的银币,精度更高,不容易仿冒。

  那些黑心的商人想要防制也不容易,有利于币值的稳定。

  在朱瞻基抵达之后,被抬起的水车又被放入了水中。水车带动连杆,又通过齿轮的力量配比,很快就带动了曲轴转动了起来。

  然后,锻压车间里面就传来了哐当,哐当的一声声巨响。

  几个工匠抬起了一块银板,沿着只比银板宽一点的凹槽塞了进去,就能清楚地看到,银板上面就被敲出了四个钱眼。

  一个守候在旁边的工匠立即将这一块钱范移开,换上了另一块钱范,卡进了凹槽内,然后锻锤就再一次落下。

  朱瞻基看的有些胆战心惊,因为只要动作慢一点,他的手臂就有可能被砸瘪。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这样不行,太危险了,这道工序必须改进。”

  守候在一边的另一个工匠飞快地把钱范里面的四枚银币扣了出来,把钱范又递给了这个工匠,然后就这样循环地更换着。

  被抠出来的银币就放在冲压台旁边的一个篮子里,自有工匠手握一个手钳,夹断了银币背后的排气孔处多余的毛刺。

  银币被交到另一个人的手里,这才开始检查银币合不合格,合格的银币就会被工人用一张油纸十个一摞,包起来。

  然后凑足十六包,装进一个特制的木盒子里面,一盒银币就是十斤。

  一台锻压机就有四组工匠,一组一次冲压四块,一次就是十六块。而且冲压的速度很快,几乎是保持大约十秒钟一次循环,一刻钟的时间,大约是九十次,就能压铸出来一百四十四块银币。

  这还只是一台压铸机,要是有十台呢?一天不间断的循环压铸,就能生产十几万块银币。

  当然,这只是理论数据,再好的机器也会有损坏的时候,工人也会有疲劳的时候,还有出差错的时候。但是基本计算一下,一天一台机器,安排多几组工人,生产五千块银币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一刻钟的试验时间过去,机器停了下来,其他人都还很轻松,只有更换钱范的工匠因为紧张和频繁地装卸钱范,累的气喘吁吁。

  朱瞻基拿起了一块含银量只有九成的合金银币看了看,目前受于工艺的限制,加工精度当然比不上后世的硬币。但是最起码在这个时代,要超出任何一个国家的技术了。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虽然现在银币的锻压问题解决了,但是还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只有解决了这些安全问题,才能大规模制作。”

  (求订阅,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