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6章 柏林宣传战_香江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意志报》、《明星》画报、德国电视一台(ard)等媒体就来了酒店采访。对于这些媒体而言,能采访一个不满二十一岁的天才作曲家、导演、编剧、商业精英,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新闻价值的采访,所以威廉才能顺利地请到这么多权威媒体。

  “我不是天才,我只是比同龄人经历的苦难多一点,比同龄人幸运一点。经历了苦难的人,想法就多。正好我在北平读大学时,遇到了我现在的总经理曾祥先生,在他的帮助下,这才成就了一个小小的商业奇迹!”

  ……

  “还不错,我创下了香港电影新的票房记录,写的音乐也创下了香港唱片新的销售记录。这都要归功于我同事们的团结合作,光靠我一个人是不可能的。”

  ……

  “不,吴毅江先生在狱中的那一段表演和控诉是真的!1941年香港沦陷时,这些事情真实地发生过。这是当时的报纸,你们可以请翻译给你们翻译一下,也可以让你们驻香港的记者,去采访一下当年的幸存者。我们拍这部电影,除了反对殖民统治外,还有就是揭露战争对平民和人性的伤害!”

  记者们越采访越心情沉重,德国纳粹虽然犯下滔天罪行,可还是没让欧洲发生人吃人的惨剧。(进入欧洲现代历史,唯一一次大规模人吃人的惨剧,就是伟大的苏联造成的。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和斯大林同志,在苏联境内强迫农民交出粮食,造成了乌克兰等地,大量出现人吃人惨剧。这也是苏联解体后,两大导师让民众彻底打倒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个半小时的采访结束,记者们回到报社、电视台,他们的新闻稿引起了轩然大波。德国人的严谨与认真,在主编们的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新闻稿压下不发,先进行核实。几大媒体通知驻港记者立即进行采访,或是立即派出记者赴香港采访。

  第三天,让所有德国人和欧洲人震惊的事发生了,《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明星》画报、德国电视一台(ard)等媒体,纷纷以头版头条报道香港四十多年前人吃人的惨剧。

  ‘天才少年的沉重反思’

  ――《法兰克福汇报》。

  ‘英国绅士和日本绅士的罪恶’

  ――《南德意志报》。

  ……

  看着新闻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报道,孙子明苦笑着躲在酒店里不出门。这一宣传、营销仗自己算是打赢了,巧妙地利用了英、德、法之间的矛盾,付出的代价很可能是港英政府的不满,还有就是失去日常生活的自由。

  能做的,自己都做完了,剩下就看评委们如何投票了。德国人的固执和法国人的浪漫是世人皆知的,具体他们会如何,那只有天知道了!

  “子明,你看看报纸上怎么写的?这次我们赢定了,这威廉还真有本事!他一直让我们别抖露真相,到关键时候来这么一下,真是厉害啊!”

  王京喜笑颜开,天天让随行的翻译给他念报纸,几乎每天都会说那三十万马克花得不冤。

  “京哥别看了,我敢打赌,最佳影片还是《红高粱》,我们最多是争取下编剧、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之类的。”

  王京扔下精美的咖啡杯扑了过来,眼睛瞪得比牛眼还大。

  “为什么?”

  “德国人的固执是举世闻名的,法国人的浪漫也不差,投票的可不是影迷也不是普通民众,而是他们那七个评委!我们的影片在思想内涵上,确实比人家更差,现在就看能不能在海外发行和亚洲票房上弄点好处!”

  这半个月,王京也体会到了德国人的固执。就连让他们移动下客房的家俱,他们都会以传统、实用性等理由与你争辩,可见这德意志民族的特性了!

  王京沮丧了一会,长叹一声,“哎,算了。我们还是多赚点钱更实惠,那些破奖就给那些不赚钱的导演吧!”

  这话又错了,《红高粱》将会在国内创造4000万元的票房奇迹,这可是个票价才几毛钱的时代!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