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2章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_香江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如片子里所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小子不就想通过金像奖改革,推动两岸三地的电影走向融合吗?

  六叔翻开请柬,疑惑地问道:“你们公司成立没一年吧?阿祥,我记得是六月还是七月吧?”

  “六叔,我们工作室是去年7月15号,但第一部电影是5月30号开拍的。”

  哦,六叔想起那部跟嘉禾打擂台的《雨夜屠夫》来,那片子拍得好啊,把邹闻怀他们打得灰头土脸!

  方姨捂着嘴笑道:“六哥,打擂台的是《小鬼当家》,可不是《雨夜》!”

  六叔拢了拢头发,自嘲道:“人老喽,记性不好喽。”

  两人小辈赶紧陪着笑脸,恭维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把这老人哄得高高兴兴,这才告辞去嘉禾请邹叔。

  出了tvb,两人上了车,孙子明示意吴毅江开慢点,低声道:“阿莹,等下你陪阿毅,去半岛酒店交给上井。”

  吴毅江愕然,曾叔在后座解释道:“我们派个股东去请他们,已经给足了他们面子。现在是谈判期间,可不讲礼节的时候。”

  “明白。”

  车子很快到旺角观塘线嘉禾公司,正是上午十一点多,骄阳似火。烈下的嘉禾大厦熠熠生辉,孙子明羡慕地从车窗里,看了几眼这幢大楼,这才是大公司的气派!

  ‘嘀嘀嘀’高莹手里的大哥大响了,接通后捂着话筒递给孙子明,低声道:“北平薄克俭的。”

  曾叔拍了拍前面的吴毅江,车子重新往前开,孙子明对着电话嗯啊了一阵,突然神情有点恍惚起来。

  “怎么了?”

  孙子明一脸不可思议,呆呆滞滞道:“薄克俭说,文化部报请国务院同意,今后每年引进10部港台电影,正式文件后天下发。”

  曾叔也让这大馅饼给砸晕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急忙打电话回公司。

  “小黄,刚才是不是接到北平的传真?嗯,你立即送过来,我们在嘉禾公司旁边的‘星岛咖啡厅’。”

  想了一会,曾叔又吩咐道:“阿毅,送我们到‘星岛咖啡厅’,然后跟高莹去半岛酒店。阿莹,你跟日本人解释,就说我们突然接到北平分公司的紧急传真,不能亲自上门邀请,还请他们原谅。”

  “明白。”

  ……

  半个小时后,孙子明和曾叔坐在黄助理的车里,仔细地研究去掉了文件头的传真件。

  孙子明叹了口气,打开点车窗,开始抽烟。曾叔倒是很满意,劝道:“子明,什么事都要一步步来,剪辑权归广电部就归他们,没哪事是能一蹴而就的。”

  孙子明无奈地苦笑,这个政治最开明的时候没搞掂的事,再过二十年都搞不掂。就广电部那几把剪刀,能把经典剪成烂片,好片剪成垃圾。

  “曾叔,我想这配额的事让给邹叔去宣布,你觉得怎么样?”

  曾叔立即沉声道:“我不同意,这是公司树立声望最好的机会!晚上宴会完了,我们私下跟几个公司、院线的人通通气,以后我们跟能跟嘉禾平起平坐!”

  孙子明坚持道:“曾叔,这十部电影的配额,台湾肯定要占三到四部,落到香港就六至七部。引进哪一部,最后是由广电部说了算,我们最多能通过薄克俭他们影响,并不能替广电部决定!”

  曾叔拍了拍前面的小黄,让她把车停到没人的地方,待车上只剩下他俩时,沉声道:“你是想让邹闻怀顺利完成改革,将内地、台湾电影都纳入金像奖评审,由此把金像奖发展成最具权威性的华语电影奖项。接着,你还想把薄克俭他们的渠道让出来,推动内地和香港电影的融合,我说的对吧?如果这事让股东们知道了,你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吗?”

  人心涣散!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