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5章 争取时间(第二更,求月票)_帝国的朝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设计“镇海舰”炮塔时,其它宣称其炮塔可以达到30秒一发,但在实际使用时,海军发现,那不过只是所谓的“最佳试验状态”,实际持续射速不过是分钟一发,可即便如此,其仍然超过同时期的同类舰炮。

  而与镇海号的炮塔不同,“经海号”的炮塔则由沈阳兵工厂设计,其内部结构更为复杂,也更为科学,加之又对火炮进一步改进,从而令其达到了一分钟一发持续射速。

  “副炮则为4门254毫米50倍口径单装炮。该炮塔可以左右160度转动,炮管能在仰角30度、俯角5度之间上下移动,235千克重的炮弹能以2分钟3发的间隔射击,射程达24600米……”

  在“经海舰”的最初型制中,其设计为四座双联203毫米副炮塔,但海军会议中“十英寸”与“八英寸”的争执中,最终十英寸舰炮凭借着其二级炮的威力,击败了威力较小的八英寸舰炮,成为海军装甲巡洋舰的主炮。

  这种变化自然也随之影响到了“经海舰”,因为八英寸舰炮的停用,“经海舰”的副炮亦需要进行改造。因为重量、尺寸等关系,使得当时已经开工的“经海号”只能改用单装十英寸炮塔,淘汰了双联八英寸炮塔,不过代价是值得的,升级火力后的“经海舰”单舰火力相当于一艘一等战斗舰与一艘二等战斗舰,这正是海军选择十英寸的原因所在。

  甚至就史司的了解,鉴于“经海号”使用十英寸副炮后火力的跃升,舰政处的那些年青人甚至设想起了统一火力的战斗舰,其不再采用十英寸副炮,而是清一色的十二英寸主炮!不过就现在而言,还有太多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152毫米45口径单装速射炮去对付鱼雷艇,而分散的设计是为了避免因单一命中而破坏掉密集的速射炮。上甲板的炮塔都有装甲保护,使其不容易被破坏。”

  在史司的讲解中,唐浩然只是默默的点着头,对于海军战舰他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如果非要说懂得话,恐怕也就是知道重油、蒸汽轮机以及统一口径主炮是战舰时代的发展方向,至于其它,嗯,也就是在“经海舰”的讨论会议上,建议将其桅杆更换为塔式桅楼,以便于安装观瞄设备。

  尽管现在诸如机械式弹道计算机、高倍率测距仪等新技术仍未发明,甚至各国海军的交战距离仍然停留在只有3000米的目视距离,但对于唐浩然来说,他却知道提升交战距离,对于海军而言意味着什么。

  在另一个时空中的对马大海战中,日本海军之所以能赢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将交战距离从3000至4000米猛然提升至6000米,正是凭借着这一距离优势,降低了俄国军舰的命中率,而战前的针对性的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