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5章 朋友(为新书求支持)_帝国的朝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可以说心痛。

  在得知唐浩然称帝之后,谭嗣同整个人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一般,成日陷入苦闷之中,对于他来说,他或许可以承受失败,但却不愿意相信挚友的背叛,对革命事业的背叛。

  “我要去南昌见他!”

  突然,像是做出一个什么重大决定似的,谭嗣同猛的站起身来,用坚决且不能动摇的口吻说道。

  “我要亲自质问他,他为什么要背叛革命!为什么要背叛我们的事业!”

  南昌东湖百花洲,曾几何时,这里曾为无数文人士子赋诗的湖中小岛已经衰败不堪,直到数年前,凭着中华教育基金会的数百万元投资,在原本破旧的贡院上修建了江西图书馆,并在种树修堤,淘浚湖泥,建造亭台及曲桥,并此处辟为公园,方才再次令百花洲重现故时美不胜收之景。

  两天前,这座公园却为被军警封锁,就连同省图书馆也跟着临时闭馆,这是因为皇帝的抵达,景致秀美的百花洲成为了行宫所在。

  “他会来的!”

  漫步于岛边的步道上,唐浩然用极为平静的语气对身边的李幕臣说道。

  “你不了解他,他一定会来质问我!”

  无奈的苦笑一声,唐浩然摇摇头,时过境迁啊!

  “陛下,如果,他拒绝的话,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我想我们必须要采取一些必要措施!”

  李幕臣的建议让唐浩然微微一愣,人却只是默默无语的缓步走着,今天与往日穿着陆海军军装不同,他今天只是穿着一身黑色汉服,他默默的走着,却没有给李幕臣任何回答。

  尽管没有回答,但唐浩然却非常清楚,作为皇帝有些事情必须要去做,即便是再不愿意,也必须要首先考虑到国家的利益,现在的中国容不得任何乱子,实际上,对于中国而言,并没有多少时间。

  现在1902年已经快要结束了,再过两个月就到1903年,如果历史的车轮依如其惯性发展的话,那么十一年后,一战就会爆发,而对于年青的中华帝国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呢?只有十一年的时间用于发展,无论是届时卷入战争,亦或是利用战争大发战争财。

  而在这十一年里,作为皇帝的自己必须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完成国家的工业化,而完成国家工业化的前提是什么?是国家的稳定,必须要不惜代价的维持国家的稳定,而这又意味着,自己必须要做出一些迫不得已的选择。

  历史会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历史会给出一个公平的评价!

  “我们能够掌握民军吗?”

  唐浩然并没有给予回答,而是直截了当的问道另一件事,民军!这是谭嗣同立足的根本或者说是他最大的依仗。

  当年谭嗣同和他的民军是自己用来牵绊关内的一着暗棋,如果关内的动作大的话,那么就全力支持民军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