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求推荐)_帝国的朝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鸿章只不过几个月未见,而且京畿的情形,慈禧太后经常在打听,就不必说那么多的闲话了。

  “这次找你来有好些大事要商量。”

  慈禧太后在谈入正题以前,先表白心愿。

  “这皇上亲政快一年了,哀家的责任虽说也卸一卸了。我时常在想,二十多年的辛苦,在你和众臣工的苦心经营下,这大清国才稍见点起色,现在交给皇上虽也算是个太平世,可总归啊,还是有些不放心!”

  “太后圣明!”

  李鸿章连忙恭维倒。

  “这些年大清国能得已中兴,全赖太后亲自操劳,圣心睿虑,若非太后,咱大清国又岂有今日。”

  “李鸿章,你的功劳不比别人,我是知道的。”

  慈禧太后看着李鸿章说道。

  “长毛、捻子平了快三十年了,现在一班后辈,那知道当年咱们君臣当年苦苦撑持的难处?哎,不说这个了,那件事,你知道了吧!”

  这年余的时间,李鸿章已经看明白了,太后在很多事上,对皇上那是让着,可这心里头又怎么会没有怨言,毕竟……那可不是亲儿子,而现在她所指的事,定是皇上准备试行新政的事,果然像自己先前猜的那样,事就是出在新政上,于是谨慎着碰个头说:

  “太后,若国朝欲行新政,臣唯有格外出力,勉图报效,绝不敢有一丝怨言。”

  “凡是实心出力的人,有我在就不必怕!”

  这句话是安李鸿章的心,亦是收他的心,告诉他,自己会给他撑腰,慈禧太后略停一下又说。

  慈禧太后问道。

  “各省的奏折,你想来都看过了?”

  “是!醇亲王都抄给臣看过了。各省对于国朝试行新政,应持以何线,见仁见智,互有出入,只是应该设立专责衙门,特简亲藩,综揽全局这一层,大家的看法,并无不同。”

  李鸿章接下来提出他自己的意见,

  “臣以为,即是试行,中枢理不应干涉过多,在一旁看着,若是出了方圆,再加以斥责,亦好过直接插手,毕竟,这新政如何操办,于朝中亦无定论,以臣之见,新政试行,成者可为用,败者亦可为鉴。”

  慈禧太后当然听得出他的言外之意,却先不谈人而谈事,

  “张之洞的折子,前两天才到。不知道你看到了没有?”

  “臣看到了……”

  原奏的抄件,是他在通州途次接到的。张之洞的奏折,向来是唯恐言无不尽,动辄数千言。这个奏折,自然更不会例外,就新政的推行,朝廷如何掌控,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在李鸿章看,纯为言大而夸的书生论兵。

  不过,现在张之洞是后眷正隆、帝眷正倡的时候,李鸿章怕惹慈禧太后起反感,不敢批评得苛刻,只就其中筹款一端来驳他。

  “就以筹款两项来说,推行新政、操练新建陆水师,需银钱八百万两,由朝廷出银四百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