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九章 到底谁去了澳洲_我刚编的论文竟然成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真的跑到了海外?”

  毛教授对建文帝的下落进行过深刻的考察。

  搜集了所有的版本。

  大致可以分为“焚亡”说和“逃亡”说。

  他考察了许久,也不知道到底那个正确。

  最终只能归为一个解释:在通俗性的历史著作中,建文之治通过关于这位命途多舛的皇帝的大量传奇故事而受到人们的怀念。

  这些传奇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们同情他的苦难遭遇,以及被他神秘色彩的命运所吸引。

  刚开始形成,是因为人们天真地相信,在南京陷落时皇帝并没死于宫中大火,而是乔装成和尚设法逃离了京师。

  后来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这一点可见明末各种私家文学和各种著作中。

  如赵士喆《建文年谱》,伦明《建文逊国考疑》,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玲木正《建文帝出亡说考证》等。

  而明朝官方的一些行为更是为这些增添了神秘色彩。

  例如,1440年末,一个稀奇古怪的事件表明了这个传说有多少人信以为真。有一个90多岁的老和尚利用这个传说来到了正统皇帝的朝廷,自称他是从前的皇帝。

  这个骗子后来被揭露并处死了,但这个事件却助长了人们的幻想,也激发了其他相关传说的产生。

  还有《明史》记载,明神宗皇帝曾经向内阁首辅张居正询问建文帝出亡事,张居正回答说:相传正统年间,于云南邮(驿所)墙壁上,有僧人题诗“流落江湖数十秋”之句。

  有官员询问他,他自称建文帝。之后召入宫中养之,后来不知所终。

  对于不清楚的事,人们用自己的想象,填补了一个个空白,编织了一大篇故事,建文帝出亡说因此广为流传。

  在没有新的材料发现时,它永远是个谜。

  但是,现在宗教授言语肯定,那就说明是真的有材料证明。

  宗教授摇摇头:“不。”

  “是建文帝的后人跑到了澳洲。”

  “建文帝的后人?”

  众人被宗教授搞的有些糊涂。

  前面刚说建文帝没有死,郑和下西洋的事情也和此相关。

  可是,现在又否定了。

  领导咳嗽一声,道:“宗教授,您就别绕圈子了,你看看我们这些人,都被你搞糊涂了。”

  场上的严肃气氛瞬间瓦解一空。

  这些教授也纷纷笑骂几句:“快说。”

  宗教授哈哈一笑,道:“好吧,那我就直接说吧。”

  “根据刘大夏保存的郑和航海资料显示,当年郑和和胡濙都肩负着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可是寻找多年都没有找到。”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终于发现了建文帝的下落。”

  “他们在澳洲发现了建文帝的后裔,也就是失踪的皇太子朱文奎。”

  朱文奎,生在洪武二十九年,值得一提的是,朱文奎出生在十月晦日,也就是三十,太阳月亮同升同落,据说朱元璋对于朱文奎的出生说了句:“日月皆终,大凶之象。”

  当然老朱有没有说过不好说,朱老四为了黑朱允炆,也可能给老爹的起居录上加上这句。反正朱允炆不信“日月皆终”这套,登上皇位之后,立马封朱文奎为皇太子。

  但是靖难之役,京城陷落,朱允炆生死不明,皇太子朱文奎也一样失去了下落,当时他仅仅七岁。

  各位教授心中升起一个想法:竟然还有皇太子朱文奎的下落。

  “那建文帝呢?”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