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6章 溪村的发展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香料,茱萸,大豆,陶罐,制作工艺,俱齐。扬州农庄上千口子人顿时就进入了紧张的生产中,为了保证秘方不外泄,入村的道路已经封锁,为此,孙享福还专门跟武士彟打好了招呼,武士彟本人,也跑来农庄里视察了。

  “你这咸鱼豆酱味道确实不错,只要售价不高,百姓们一定很乐意吃。”碗碟之内,几样制作好的豆酱被武士彟一一试吃,其中,最美味的香料海鱼酱他没有夸,却是夸了这普通的咸鱼豆酱,可见武士彟不仅是早年经商的时候有商业智慧,这政治智慧也不差。

  “当然不会太贵,到时候我会制定二十文一斤的批发价,并且限制分销的商家的零售价不得超过成本价的两成,百姓们在市面上买到这种一斤装的咸鱼豆酱,价格应该不会超过三十文,可是比买盐吃划算的多。”

  一斤豆酱里面咸鱼的和大豆的比例差不多是二比八,咸鱼是三十文一斤进的货,大豆则是三十文一百二十斤进的货价,加上火耗和人工,整体算下来,成本十文不到。

  而从岭南拉过来的咸鱼里面的含盐量特别高,所用的盐,又是精制海盐,比大唐市面上的粗盐的味道可是好太多了,这咸鱼豆酱,百姓买回去完全可以当盐吃,即便以最高价的三十文一斤购买,也比买粗盐吃还便宜,毕竟,一斤粗盐里面能供人吸收的盐分未必有多少,售价却达到五六十文以上,高时过百文。

  “嗯,这个生意做得。”

  武士彟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商人想要做大,就必须做利国利民的事情,孙享福将价格压到那么低,还有那么高的盈利,这当然是们好生意了。

  “应公别忘了,这里面可有您一成的份子呢!”孙享福含笑道。

  扬州望江楼分店固然是会盈利的,但真正的盈利点却是在城外的农庄上,几百万石的大豆,制作成豆酱会有多少?他很有信心这咸鱼豆酱会铺满全国的市场,甚至大量的对外出口,因为,这个时代,除了吐谷浑和于阗两个产盐大国,就没有那个国家和部落不缺盐,而且还是这种能够直接食用的好盐。

  这样的肥肉,孙享福会给真的和自己一条心的武士彟吃,却不会给扬州的四大家族吃,他们或许能在这事情上赚点小钱,但也必须贡献出自己的能量,和他们,只能算利益合作。

  孙享福把制作豆酱的工坊放在扬州,势必会给扬州带来很多商机,往来的客商多了,扬州的财税肯定有所增加,而随着商业的繁荣,人们会在这里买到更多,更全的商品,作为运河上的一大中转站,扬州的经济再上一层楼是必然的。

  坛坛罐罐的事情又忙活了两天,等船队的病患好的差不多以后,船队就必须要出发了,皇帝那头还等着大家回去交旨呢!

  临行前武士彟和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