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6章 准备春耕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温稍微暖和一些,种植春麦之所以到三四月才开始播种,原因是冬麦生长缓慢,汉朝食货志以及董仲舒上奏汉武帝的一些文献里面都有记载,冬麦九十月种植,来年三四月收割,也就是说,冬麦的占地生长周期达到六个月以上。

  对于春麦的种植,在后世,有一套比较实用的土办法,就是地表化冻六厘米即可。

  在较寒的天气里播种,小麦经过春化阶段,长的才会更结实,反而会长的更好。

  而播种过晚,气温较高,麦苗则不能完成春化,这也是这个时期关中百姓种植的春麦产量不高的原因,当然,还有许多其它原因,这个时期的人们都没有搞清楚,比如小麦是比较伤肥力的,连续在一块地上种植,产量能高才怪。

  以孙享福这两年对这个时期的气候条件的观察,以及对土壤冻土层的测量,觉得,正月底的时候,关中之地其实就已经能够播种春麦了,即便之后有倒春寒的天气出现,也未必能冻的死地里的小麦,因为到了二月之后,大雪不化的天气,很难在关中出现。

  而等五六月春麦收割之后,田地里种上养地又高产的夏豆,最符合经济利益,这样,入冬以前地可以空出来种植一些冬季实用的蔬菜,或者干脆修养,至于生长周期超过半年以上的冬麦,孙享福觉得经济价值太低,可以直接放弃,另外,也可以考虑种一些耐寒,且未来紧俏的作物,如油菜,随着铁锅的逐渐普及,百姓们会逐渐的学会炒菜,那么炒菜的油,就是百姓新的生活必须品了。

  除了小麦之外,棉花,和各类瓜物,也是关中今年主要种植的农作物,由于需要种植的范围很广,选种工作,需要马上进行,毕竟,在此之后,还有盖暖棚,制作营养钵,整田,下底肥等很多工作要做,虽然劳力人数不少,但一个月时间里,把整个关中的田地打理完,也是有难度的。

  这也是精耕细作,技术种植的一个弊端,需要的人力,差不多成倍的增加,要不是孙享福弄了许多高效的生产工具,以原来大唐的百姓的生产水平,是不可能完成的。

  虞方跑了趟牧监署,幸福村在春节休浴日还没过,就已经在准备春耕的事情,很快就传的人尽皆知了,于是,李世民风风火火的向幸福村奔来。

  而此时,孙享福已经在清点几大家给他送来的好处费了,加加埋埋有不少,足够补回最近被李世民夫妇敲诈出去的钱,还能有点结余。

  所以,李世民不是一个人来的,跟着他一起来的,除了他的几位心腹大臣之外,世家系的官员基本全面出动了,原因无它,求取渭南新城的股份而已。

  “你小子给朕说说,接下来怎么办吧!”李世民有些恼火的在孙享福家的客厅里坐下,大灌了一口温热的奶茶道。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