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5章 发展计划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开民学,教成年的百姓,如何打理好自己的个人卫生,跟科学的生养小孩,防御疾病。

  如何将家里的饭菜,做的更香,更好吃。

  如何更好的照顾家里的家禽,牲畜。

  当然,教他们如何种植一些他们此前没有种植过的经济作物,是主要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想要这个民族尽早的脱离低效率生产生活模式,到更高的一个文明层次,就应该让他们懂得更多的知识,掌握了知识的人民的力量,是愚昧无知的人的很多很多倍。

  比如,现在的士兵,大多还不识字,不懂得看军令。

  但同样的士兵,他们懂得看军令,指挥部署的将领,能够用一纸军令,就能很准确的调动他们,这就是一种进步,有了这种进步,在战争开启的时候,就能少死很多人。

  当然,孙享福从来都不赞同用武力向外扩张,更加不认可冷兵器时代的这种相互砍杀的战争模式,所以,他在东征期间,接手大唐的军备工作之后,主要的重心,放新式武器装备上。

  这种装备的进步,体现的好处是,大唐,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至少能比原本的状态,少死几倍的人,甚至,以原有的装备条件,都未必能一战拿的下高句丽,但装备升级后,却轻松做到了。

  不过,在孙享福看来,这样还不够,即便是不使用热武器,大唐的现有的军事装备,仍然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怎么把那些东西弄出来,这就需要更多掌握了几何,物理知识的人才,来做深入研究了。

  而怎么使用更高新的装备,也需要士兵们懂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孙享福,现在就想要推进这个层次的进步,真的跨越过去了,大唐就具备无限对外扩张的能力了,可惜,这需要时间,而李世民,不愿意等。

  “这个,太长远的东西,我不懂,你就告诉我,具体让我做些什么。”

  孙享福一早就知道会是如此,笑了笑道,“很简单,你首先要做的,就是给你这个快建设好的县城拢住人,咱们本土的百姓,都要种自家的地,养自家的鸡鸭猪牛,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做产业,而那些被有心人煽动过来的百姓们,又咱们需要安置,咱们九垸县就这么大,没有更多的土地,房屋分给他们。

  正好,利用他们来帮咱们做产业,他们这些人既然有背井离乡的勇气,我相信,他们也有做产业的勇气,咱们只要给些引导,就能开始启动,至于启动的资本,正是咱们所有百姓今年秋收之后,除税收口粮之外的多余产出,后续需要追加的话,也可以增加上明年两季的产出,这样,产业一旦做起来,不仅能补足所有在医疗,养老,教育上的支出,还能有较大的结余,供所有村民分红。”

  孙享福要树立的这个模范,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在经济方面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