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五章 相谈甚欢_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古城、贺兰山和沙湖,很美的!”

  宋依依站起身,笑盈盈地向老人家道谢。

  随后,服务员送来了他们要带走的包子。

  庄墨象把打包好的包子,放在车子的后部,宋依依仍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开车前往位于北马路的红旗饭庄。

  从山东路到北马路,是要经过鼓楼的。虽然作为津卫标志的鼓楼,在五二年因贯穿道路,被拆除(二零零零年得以重建),但地名还是保留了下来。

  鼓楼位于津市的市中心,平日里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今天,这里的交通却有些堵塞。

  宋依依探出精神力,在鼓楼原址的地方,也就是大路中央,立上了牌子,有一群人正在进行采访拍照呢。

  车辆从两边通过,自然要慢许多。

  原来,津市日报社为了迎接,即将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准备做一专版,报道津市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以及这方面的杰出人才。

  整版报道中,不光有文字叙述,还有相关的图片。其中有一张,就是这些杰出人才,在津市市中心的合影。

  经过的行人,多会放慢脚步,弄清情况。但却没有驻足旁观的,他们或热情地打声招呼,或非常羡慕地多看两眼……

  车子过了这个地方,很快就开到了红旗饭庄。

  并不算太饿的两人,没有去包房,而在一楼散台找了座位,直接坐下来。

  来红旗饭庄,宋依依主要想品尝的,就是罾蹦鲤鱼,它是老津市人心目中,再经典不过的传统津市名肴!

  罾蹦鲤鱼是津市海河鲤鱼的,一种带鳞吃法。

  服务员端上这道菜,鲤鱼炸成的,鱼形仿佛在罾网中蹦跃。上桌后,服务员趁热浇汁,热鱼吸收热汁,嗞嗞声不断。

  宋依依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口鱼肉,鳞骨酥脆、味道甜酸适宜!

  吃的正欢,饭庄里呼啦啦地进来几人,正是刚才在鼓楼那里拍照的,津市日报的工作人员。

  其中,一名挎着照相机的年轻人说道:“可算是完成了今天的任务!还真得感谢,那些人和他们的单位,都能配合我们,齐齐在今天下午,暂停了手中的工作。”

  “那三个采景地,可是折腾得我们够呛!我现在是饿得前心贴后心了!”

  另一名二十多岁的女青年,一指离着宋依依那桌不远的空桌:“我们就坐那吧,吃完赶紧回报社去,把收尾工作做了。”

  四个人一坐下,就招呼服务员点菜,另一名同样二十多岁的女青年,嘴里还贫着:“我现在饥寒交迫着呢,来盘笃面筋救急!”

  其他三人七嘴八舌地,点了清炒虾仁、八珍豆腐、玉兔烧肉,催着服务员快些,把他们的午饭,踏风火轮送来。

  宋依依听着津味十足的话儿,不禁莞尔,这可真是哏儿都,就是这四名津市年轻人的普通对话,都让人引俊不禁!

  宋依依背对着,这四人坐着。

  这四人因为又饿又累,哪里会注意到,周围坐着的都是些什么的人!上来饭菜后,就不顾什么形象,狼吞虎咽地吃着。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