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章 群臣朝拜“大明好圣孙”!_我家老爷子是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禁惊叹道,好一个翩翩少年。

  天边露出鱼肚白色的曙光之下,少年高大威猛的身躯,充满威仪的脸上,是炯炯有神的双眸。

  宗人府无事起奏。

  “臣户部尚书,夏元吉有事启奏!”一众大臣之中,户部率先开口说道。

  “奏上来!”朱棣目光炯炯有神的看向夏元吉,朗声说道。

  “太孙殿下所创的驿站改为邮政之法,已在应天府,苏州,杭州等多地试行。前日,多个繁荣的府道同时开始发售朝廷准备的邮票、递票、住宿票、饭票、仓储票,足足一百万张,尽皆被老百姓抢购一空。多地府道纷纷上奏,当地商人疯狂抢购,供不应求,奏请朝廷再次印刷。”

  朱棣听了这话,那额上饱经风霜的皱纹似乎在这一瞬间舒展开来,一双眼睛早已眯成了弯弯的月牙,苍老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问道,“这一共卖了多少银钱啊?”

  “回禀陛下!三地此次所收银钱为五百八十万两,所得银钱已在运往京都的途中,不日就将到达!””夏元吉一脸笑容的回答道。只见他满脸皱纹也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一众文官武将听了,只觉耳中“嗡”的一声,一个个的都失去了平常的稳重,交头接耳之声,不绝于耳。

  这可是五百八十万两白银啊,一个繁盛的府道一年收上来的税收才多少?

  最重要的是,这收上来的都是现银,不是粮食、布帛那些还需要分门别类,精心储存的东西。

  就在夏元吉话音落下的这一刻,朱瞻基的心,无法安宁,它在那里跳跃着,颤抖着,为这确实来临的一切所兴奋不已,难以自持。

  只见他情不自禁的握手成拳,心里欢呼起来,“噢耶!我成功了!我真的成功了!”

  他终于再一次的做出了改变这个古老的民族的事情。

  当然,当初建议改驿站为邮政一事,并非是当场儿戏之言,在朱棣悉心教导下,他已经对大明皇朝各地的民生民情,做了详细的记录和认真的分析,是经过慎重的考虑才选择向皇帝进言。

  以往只是从各地上奏的折子中就不难看出,江南之地的商业,繁荣昌盛的程度,超乎朱瞻基的想象,让他不禁瞠目结舌。

  江南地区,不仅仅是闻名天下的鱼米之乡,还是大明皇朝首屈一指的棉花生产地。

  这种从国外传进来的植物,在历经元代的发展之后,现如今在大明皇朝的江南之地迎来了巅峰时刻。

  江南多个府道,几乎每家每户的老百姓家里都有一台织布机;不仅如此,大量的商贾在苏州、杭州等多个地方开设了织布厂,其中,规模最大的织布厂,厂内的顾工竟高达数千人。

  布帛,在这个时代,是除了银钱之外,另一种可以在市面上交易、流通的“钱财”。

  大明永乐一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