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 雏鹰展翅志高远,博击长空会有时!_我家老爷子是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孙儿对此深信不疑,觉得还是应该要多与百姓接触,才能知道百姓心中所想,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实施利民的政策。要是一辈子都呆在这皇宫里,就连老百姓在想些什么都不知道,岂不是碌碌无为!”

  “嗯!”朱棣听了这话,不知倦色,快乐地微笑着,不由的点了点头,喃喃自语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过了一会儿,他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说道,“你这话说的很好,说的很对,可算是称的上“至理名言”!想那汉高祖刘邦,本来就是个小混混,从小不喜欢读书把他爹气得吐血。从小时侯起就不学好,整天的偷鸡摸狗,刨绝户坟,晚上踢寡妇家门,十足的泼皮无赖。但人家吃透了“人心”这本书,最终还是爬到了皇帝的宝座上去了,还指示读书人为他树碑立传。”

  顿了顿,再次开口说道,“人不能不读书,但也不能一心只读书。读书读多了,容易成了一个满口“之乎者也”的书呆子。你能领悟到这些,爷爷很高兴!”

  刚说完,朱棣一脸慈祥的再次开口说道,“你到了庐州府以后,第一步打算怎么做?”

  “孙儿认为,第一步先将灾民的情绪安抚好。孙儿到达庐州府以后,会先令手底下的人沿途四处传播消息,让老百姓们知道朝廷没有抛弃他们,皇太孙亲自来赈济灾民;然后亲自前往灾区探望灾民。如此一来,灾民必定不会慌乱,再次对朝廷充满信心。”

  “第二步,孙儿会下令,祁门、霍邱、寿州各地的地方官府开仓放粮,在城门外搭建多处粥棚,赈济灾民。”

  “庐州府的奏折中,只提到了灾民盘踞紫蓬山一事,却是对河岸两旁的缺口以及是否正在组织民夫,提都不提。孙儿打算一边赈济灾民,一边把灾民中的男人都组织起来,把河堤两旁给好好的修一修。”

  朱棣闻言,连连点头,笑着说道,“嗯!仓促之间,你能想到这些,已是很不容易!”

  顿了顿,继续说道,“户部主事李仪,都察院按察司佥事胡廙,这俩人能力还是有的。这一路上你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遇到不懂的事情,你也要主动开口多问问他俩。”

  “是!”朱瞻基听了,随即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朱棣听了,微笑着点了点头,目光中露出一丝丝不舍,说道,“朕的身子骨还算硬朗!你要记得早去早回,爷爷等着你回来贺寿!”

  “请爷爷放心,孙儿一定会赶回来给您祝寿。孙儿此行,必定会将差事给办好,将庐州府的灾民的心给安抚好,这是给您的寿礼!”朱瞻基眉开眼笑的说道。

  “好!”朱棣闻言,像是喝了清醇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