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二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大将军拜托的事,大师可有什么要交待的?”伍宕身材较矮,圆脸短须,看上去五大三粗的,没有什么方士的仙骨。

  襄楷沉吟半晌,缓缓说道:“你们回去告诉大将军,事成之后,请他务必兑现今日的诺言,朝廷要以黄老学执政,以《太平经》治国,仿效前朝的文帝和景帝,实行清静无为,依法治国的策略,采取无为而治,清静守法,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办法重建大汉王朝。”

  许谅和伍宕连连点头。

  襄楷看看两人,然后神情极其严肃地继续说道:“为了办成此事,我要调用所有的力量,但我们的力量相比于洛阳的北军,差距较大,想当初大贤良师张角的几十万黄巾军都失败了,不要说我们了,所以请大将军务必按照约定的时间让奚大先生举兵起事,以牵制洛阳北军,给我们腾出足够的时间。”

  “大师请放心,这事关系到国家社稷的命运,大将军绝对不会疏忽的。”许谅说道。

  襄楷微微颔首,停了一下,手指两人说道:“你们立即离开平原郡,以后我们不再联系了。”

  =

  冀州牧郭典死后,冀州的黄巾军主力在瘿陶大战中被巨鹿郡太守冯翊和李弘联手击败,残部败逃太行山。朝廷看到冀州的黄巾叛乱被平定,随即决定撤消冀州牧一职,重设冀州刺史。

  五月,平原人王芬到达冀州刺史的治所常山国高邑城就任刺史。王芬是平原名士,曾在京中先后任职议郎,谏议大夫,他是太傅陈蕃的门生。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是本朝道德文章的化身、士大夫的领袖。他和大将军窦武策划并发动了北宫事变,失败后,他被奸阉打死在北寺狱,家人尽数被诛,只有在外为官的长子陈逸逃亡了。王芬到达冀州后不久,一直逃亡在外的陈逸悄悄赶到高邑,隐藏在王芬的家里避祸。

  这一日,襄楷来访。王芬听说大师来访,匆忙出迎。两人是老相识,王芬倾心于黄老之学的研究,相信《太平经》可以治国,一直是太平道教的忠实门徒,他和襄楷大师志同道合,都有心重振大汉,再兴前朝文景盛事。

  “元山,我们的大业有望成功了。”襄楷笑道,“你我的夙愿马上就要变成现实。”

  王芬四十多岁,中等身材,肤色较黑,瘦长的脸上有一双神态坚毅的眼睛。他面显惊色,小声问道:“大师看出了什么惊人的天象吗?”

  “对,我夜观星象,发现朝中奸阉气数已尽,大汉朝的天要变了。”襄楷说道,“元山,伯彦还在这里吗?他报仇雪恨的机会来了。”

  “伯彦还在我这里。大师,我们去书房细谈。”王芬热情邀请道。

  陈逸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双鬓已经灰白,脸上的皱纹也非常多,干瘦的脸上有一双忧郁而悲伤的眼睛。十几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