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二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所在的陈留郡这两年成为兖州的大后方,为兖州各州郡抗击黄巾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粮饷和兵源。虽然他和袁绍是至交好友,但自从讨董失败后,由于他和袁绍在许多问题上产生了很大分歧,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袁绍先是诛杀朝中大臣,继而又威逼各地州郡大吏拥戴刘虞为帝,接着他又不顾信义赶走韩馥霸占冀州,现在更是变本加厉,不但不出兵讨董勤王,反而出兵攻打自己的兄弟袁术,要抢夺荆、豫两州。袁绍到底是怎么想的,张邈或许不清楚,但袁绍这一连串举动,的确距离士人心中的“仁义、忠孝”越来越远,这使得张邈对他越来越失望。

  既然袁绍、袁术都没有讨董勤王的意思,那么张邈和兖州一帮士人开始重新思考振兴大汉之策。

  由于以骠骑大将军李弘为首的大臣坚决尊奉当今天子,而以袁绍为首的一帮州郡大吏坚决否决当今天子,两股力量在皇统问题上出现了无法调合的分歧,于是讨董勤王失败。

  以骠骑大将军李弘为首的大臣们承认当今天子的皇统地位,明确肯定了自己和当今天子之间的君臣关系,没有违背大义。但当今天子受制于董卓,如果董卓要假借皇权讨伐叛逆,李弘是不是愿意引颈就戮?所以这讨伐董卓成了一句空言。李弘自己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如果他讨董,他变成了叛逆,如果他不讨董,他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社稷倾覆。虽然长安朝廷想出了一个在晋阳设朝的变通之策,但因为大臣们受到大义的限制,无法放开手脚,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以袁绍为首的一帮州郡大吏拒绝承认当今天子,和当今天子之间没有君臣关系,所以他们和以李弘为首的大臣们比起来,就没有大义上的拖累,他们做起事来,当然要轻松许多。当然,袁绍等人不是超越了大义,抛弃了大义,而是他们通过否定当今天子的皇统,成功地规避了董卓假借皇权给他们带来的生命危险。他们可以依据当前形势的发展,从容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有利于自己的应对措施。

  袁绍诛杀胡毋班、吴循等招抚大臣,其实就是对董卓假借皇权为所欲为的卑劣行径做出警告和威胁。他要让董卓知道一个事实,他们尊崇的是被董卓废杀的少帝,他们否认当今天子的皇统,长安朝廷是个假朝廷。

  因为袁绍等人尊崇少帝,所以他们没有离经叛道,他们仍旧是救乱诛暴的忠义之士。由此,他们就名正言顺地做另外一件事,重建皇统。于是袁绍等人拥立刘虞为帝。

  新皇帝是汉室宗亲中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也是名震天下的大名士,还有许多谶纬之术予以强有力的支持。这不但与董卓扶立幼主有显著的区别,而且非常符合本朝所一贯坚持的选择年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