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七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朱俊飞马赶到陕城大营。他非常兴奋,和徐荣仔细商议扼守八关要隘一事。

  他盼望着天子回京,对社稷即将走向稳定充满了信心。第四天,晋阳圣旨到。

  长公主和朝廷要求徐荣立即北上河东,从蒲坂津方向渡河进入关中,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长安保护天子。

  关西诸事暂时由行车骑将军朱俊负责。至于是否招抚董卓旧部,长公主和晋阳朝廷认为,在目前形势下,还是听从长安朝廷的意见为好。

  换句话说,他们否决了徐荣的招抚之议。四月下的时候,王柔从长安送回了董卓被杀的消息。

  长公主大喜,要求北疆军立即赶到保护天子。张温、卢植、鲜于辅、李玮等大臣经过仔细商讨后,不得不改变朝廷原定的振兴之策,转而先保护天子,稳定社稷。

  由于此策尚需征求骠骑大将军李弘的意见,所以要求徐荣进兵关中的命令暂时搁置了下来,然而,徐荣的急书随后就送到了晋阳。

  考虑到牛辅等西凉诸将数万大军对长安的威胁,张温等大臣断然决定,不再等李弘的回复,而是先让徐荣率军迅速渡河。

  考虑到关东和洛阳的安全,朝廷没有命令朱俊率军攻击牛辅,而是命令朱俊把主要兵力放到关东。

  徐荣接到圣旨后,不敢耽搁,带着亲卫骑渡过黄河,连夜飞驰蒲坂津大营会合张白骑。

  此时张白骑、谢明、河东太守王邑已接到朝廷圣旨,几百艘临时征调的槽船也已赶到蒲坂津待命。

  徐荣到了蒲坂津,立即下令渡河。原来驻扎在蒲坂津对岸的段煨和鲍鸿大军如今都在潼关下和牛辅激战,那座大营其实就是一座空营。

  北疆军将士不费吹灰之力,安然渡河。张白骑率领五千前锋营将士,飞速赶到临晋城下。

  王允大惊,立即命令吕布带着扶风郡的郡国兵赶到洛水河,挡住北疆军。

  王允认为,如果让北疆军进驻长安,天子和朝廷势必要被李弘控制。王允和朝中的大臣都不信任李弘,今日大汉之所以出现倾覆之局,有很大一部分原困都是因为李弘的不作为造成的,甚至有大臣认为李弘早在先帝驾崩之后,就有篡逆之心,此人比董卓更加血腥残忍。

  吕布带着天子的圣旨沿着谓水河一路狂奔。冯翊郡太守宋翼带着郡国兵飞速东上,在下邽县附近挡住了张白骑。

  此时,北疆军只要渡过渭水河,距离长安城也只有两百里了。徐荣看到吕布,神情很冷淡。

  董卓的死对徐荣来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悲凉和同情,他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尤其是李傕的话,对他的刺激非常大。如果李弘将来象董卓一样被杀了,自己马上就会和田仪、李傕的下场一样,生机尽绝。

  无论自己过去的战功多么显赫,也是死路一条。相反,像吕布这种人,马上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