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5、天翻地覆,慷慨激昂(二合一)_长生可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那套没用了,只是冷哼一声,并不着急。

  它继续在天空兴风作浪,江河之水飞漫在天空,而它在水中不断逡巡,借助漫天大水的掩护,无论是嘉靖的剑气,还是神机营的炮火,亦或是张执象那边,都没有难以将它捕捉,攻击基本都会落空。

  “你现在也只能逞口舌之利了。”

  “在你做第二个洪武的时候,在你站在所有士绅对立面的时候,就注定了你是个死人了。”

  “连开国之君都不是,也敢如此狂妄。”

  “你可知道,便是永乐当年也不敢揭开这个盖子,与整个士绅为敌?”

  “你可知道,永乐为何心心念念要迁都京师?”

  “因为,他怕啊!哈哈哈……”

  狂妄的笑声从天空传来,白蛇的法力好像愈发强劲了,如今虽然是费宏的意识在主导,但这条白蛇却不仅仅是费宏,而是江南文脉!

  亦或者说,是整个士大夫阶层。

  自五代十国以来,门阀世家彻底没落,士大夫阶层成为新的统治阶层,打着儒家名号的读书人成为统治阶层后便开始异化。

  名教,也就是礼教的思维开始渗透,程朱理学的“天理”被改成了所谓的“仁义道德”。

  所谓“我注六经,六经注我”。

  从南宋以来,一以贯之的,他们以话语权为根基,对上对下的不断扩张掠夺,有权、有土地、还经商、还掌握话语权。

  他们早就成为了比门阀更扭曲可怕的怪物。

  他们以“礼”为名,给帝王戴上枷锁,给心怀天下者设置重重阻碍,给黎民百姓设置不可逾越的雷池,还告诉他们这是应该的。

  他们不仅攥取着权力和财富。

  他们甚至在异化着社会和思想。

  以殉葬为例。

  大明皇室的第一起殉葬案例是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洪武二十八年,在太子朱标死后的第三年,朱元璋的次子,也中毒而死。

  于是,朱元璋命令秦王正妃和次妃殉葬。

  这是为了恢复人殉制度吗?并不是,我们看看他兄弟朱标、朱棡的妃子就知道了,并没有发生殉葬事件。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独独让朱樉的妃子殉葬呢?

  因为朱樉是中毒死的啊!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死了,洪武二十八年,次子朱樉死了,洪武三十一年,三子朱棡死了!朱元璋身边没儿子了!

  恰好,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了!

  死后当天下葬入土,第二天皇太孙就登基称帝,第三天妃嫔全部殉葬!

  这是朱元璋的遗诏?

  朱元璋遗诏还说他生前的酷烈刑法错了,子孙不可依照他的风格来治国,要对官员们宽厚呢!皇明祖训都能改,何况遗诏!

  朱元璋那一辈人死绝了,头顶没有了婆婆。

  朱标的妃子,朱允炆他娘,才能掌握后宫,朱允炆才不用受制于谁,没有辈分更高的人出来说话,朱元璋哪怕有真正的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