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 杖毙刘夔与内阁改革_重生明朝做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圣旨由内阁下六科,五日之内抄送通政司下发,是大明这么多年来的制度规矩,是统治阶级内部都承认的程序。

  朱厚照现在还无意去破坏这个制度,但如果碰到一个不识趣的六科官员真要封驳他的圣旨,他会毫不犹豫地杀掉,因为他不能允许别人可以挑战他的权威。

  不然,朱厚照知道自己会做什么事都做不了。

  当然,朱厚照要处置刘夔还有别的方式,如流放、如贬官,廷杖等。

  但以朱厚照的经验来看,这些是吓不到这些敢和自己作对的文官的,只有通过剥夺其生命权的方式才能让这些文官识趣。

  没办法,大明的文官在土木堡之后就被骄纵的太不听话了,很多时候还以被廷杖被流放为荣,毕竟这样的话,就赚取了一大笔政治声望,只要执政者一换,就能得到火速提升的机会。

  所以,朱厚照也就没有废话,直接下旨将刘夔杖毙,也懒得通过流放、廷杖等方式试探其骨头到底有多硬,他不想在一个小小给事中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即便朱厚照知道要尊重一个人的生命权也不是在这个时候尊重,因为现在尊重他刘夔的生命权,就会导致朝廷收复河套消灭俺答的大计多耽搁一天,而那样的话,死去的边镇军民就会更多,死掉一个刘夔避免更多的生命逝去,是很有必要的选择。

  朱厚照不会因为刘夔是读书人,是文官,就觉得他要比其他军民的命更尊贵些。

  在朱厚照眼里,除了他自己,大明其他人的命都是等价值的。

  王琼、魏彬、毛纪三人都很震惊,压根没想到皇帝陛下会突然直接下旨将刘夔杖毙。

  不过,没人替刘夔求情。

  毕竟这些人都不傻,皇帝决定的事,谁敢执拗,冒死劝皇帝手下留情是嫌自己活得太久吗,再说,他们心里也有些埋怨刘夔,恨不得刘夔真被陛下杖毙,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权力更大的内阁大学士,以后都不用受六科六部等官员的气,想想都很爽。

  朱厚照这话一落,御马监太监孙和就上前禀道:“遵旨!”

  然后,孙和就带着隶属四卫营的内军一队去了六科廊房。

  刘夔这时候已经在刑科廊房外等候着。

  他自然也能猜到自己封驳皇帝的圣旨,肯定是要受到惩罚的。

  如果今天没有太监带着内军来,说明是贬官,只等着明天新的六科言官值班,就把自己贬谪出去。

  而这无疑是好事,说明皇帝陛下对这事的态度不是很强硬,以后文官们其实大可不必怕这样温和的皇帝。

  但如果是太监带着内军来,说明皇帝很愤怒,态度也比较强硬,自己是要挨板子的,但这样的话,以后文官们就得小心这样的皇帝陛下,可以背地里骂他昏君暴君,不过自己无疑会受些皮肉之苦,但好歹可以靠这个挣一个很大的名声,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