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何必更寻无主骨_洛阳女儿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距石碛堡东三十余里的地方有一处集市地名柴铺子。一个月以前韩锷麾下一旅将士就是在这里的野外与吐谷浑生了有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斗。那一次兵战吐谷浑折陷人马几过千人韩锷帐下也死伤过百。这里也是近几月来汉军与吐谷浑屡屡交兵之处。

  柴铺子本来并不大也不过几百户人家但这里却是汉人与吐谷浑交易盐铁的重要之地。吐谷浑居住之地盛产湖盐与井盐驰名天下的“青海马”也多产于这里。从这里贸易而得的盐流通关内而汉人的种种盛产也是从这里流通入吐谷浑的。但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史往往就是这样:无法间断的贸易之间夹杂的总有无数的断断续续的战争。近几月来汉军在柴铺子一带阵亡的将士已近有千数。先开始是屡战屡败自韩锷到后局面才渐渐稳定下来。

  为安边塞局势韩锷现在石碛堡筑城——这里看来是不能不驻扎一支强兵的了。他此次西塞之行的方针说起来也不过八个字:示之以威抚之以利。一连几次战斗他杀伤的敌兵总的说起来并不算多但俘获之众几近千人。他一边派人与吐谷浑重修和约一边就着手在柴铺子重开贸易。那俘获的吐谷浑之兵都被他督促着在柴铺子一带兴修土木。这日韩锷在柴铺子巡查已毕天已近暮他就一个人带了连玉去战场看上一看。柴铺子一带的野外俱是平地很适合做为交兵之地的。这里有兵家争杀的历史几近千数百年。野外时时可见没人收拾的磷磷白骨。韩锷骑马驰行在古战场上一时只觉心中惨淡。连玉的表情也郁郁的——久战厌兵连他一个少年也有这种感触了。韩锷驻帐过的一处废垒残墙边烟熏火燎上面隐有字迹。连玉道:“韩帅你上次留的字还在这里呢。”

  那还是韩锷上次一战功成后平生头一次因心有感慨凑成的几句诗。只见残墙上墨迹依稀连玉抬头看墙低声默诵道:“又是春浸鬓眉时心同边草乱如丝。气寒沙海皆兵血声滞长安有暗嘶。为有生民期正义长将冷眼看灵旗。几家歌舞欢声罢终将坟火野哭之。”他跟韩锷即久对韩锷那语滞句拙的诗自然也深有感悟。——当日一战功成消息报上去朝廷中就已又在歌舞升平了。太子监国拟旨传谕令勒石纪事。韩锷心有感慨所以写下了这么几个句子。韩锷却无心看那坏壁上面的句子他在盘算的是与吐谷浑这次和约成后如何约请吐谷浑之帅前来歃血为盟他打算就是在这里与吐谷浑之人来一场野祭为双方阵亡之将士鬼魂。

  天晚了荒野里升腾起些烟霭来青荒荒的短短的草根边犹有未收之白骨。远远的有一点火连玉咦道:“怎么有人在烧纸?”

  韩锷一提马缰望了一眼只见那烧纸的人远看着身形颇佝偻。韩锷说了声:“去看看。”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