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7章 铁铉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席的那位清瘦文官常歌只是眼熟,却想不起叫什么名字。

  那人名叫铁铉,是山东的参政。

  论官职,如今的参政,跟元末明初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是两回事。

  元末明初的参政位列封疆大吏。现在的参政却只是布政使的属官。类似于后世的省粮食厅长兼民政厅长。

  铁铉,三十四岁,国子监生出身。在国子监读书时,便熟读经史子集,才学冠绝一众监生。学成后,他被选授为礼部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官。

  洪武末年,他曾审理了应天城里发生的“千户杀妻”奇案。几位断事官六个月没审明白的案子,他一天就审结了。且判决颇为合理。太祖爷大喜,赐给了他两个字“鼎石”。希望他能够做朝廷的鼎石之臣。

  建文帝即位后,他被选派到山东布政使司担任参政。

  用不了多久,常歌就会将铁铉这个名字铭记一生。

  李景隆亦察觉了有两个人离开了接风宴。

  他笑着对高布政使说:“瞧,你们这么夸我,有人不高兴了,愤而离席。”

  高布政使连忙道:“走的那个文官是我的属下,参政铁铉。那人自命清高,竟敢在朝廷的公爵、征虏大将军面前失礼离席。我定当好好惩治他!”

  李景隆颇为大度的说:“算了。只要他办好自己的差事,便是尽忠职守的好官。你瞧,我手下的都督佥事平安也走了,我都没说什么。”

  常歌插话:“景隆,哦不,曹国公。这满屋子的文臣武将拍了你一个时辰的马屁了。我也拍你一个马屁。你挺有容人之量。这样就对了,宰相肚里能撑船,大将军肚里能跑马。”

  李景隆尴尬的一笑:“东莱伯说的是。你还是叫我景隆吧。论私交,你是我的长辈;论官职,你是此次平叛的监军。”

  其实,李景隆的大度只是装给别人看的!

  酒宴散尽,李景隆找到了常歌。

  李景隆道:“东莱伯,你应该办一件

  事——看紧都督佥事平安!”

  常歌立马反应过来:李景隆这是为酒宴上的事找后账呢。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的问:“哦?曹国公对平安不放心?”

  李景隆道:“何止是不放心?此次平叛,若只有一人临阵倒戈,那人一定是平安!他跟朱棣的交情深了去了!彻彻尔山大捷时,平安就是朱棣的部将。二人是共过生死的!你应该派二十名旗手卫弟兄,时刻跟随在平安左右。”

  常歌苦笑一声:“我的曹国公啊,彻彻尔山大捷时,我就在朱棣身边,也算跟朱棣共过生死。你难道认为我也会反叛嘛?”琇書網

  李景隆终于卸下了宽容大度的面具:“平安不尊我这个统帅!不尊统帅就是对朝廷心怀怨气——无非是因为他打了三十年仗没生过官!这样的人,最容易临阵倒戈了!”

  常歌道:“曹国公放心。此次出征的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