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二章 破纪录!_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范小胖身上。

  今年不一样,《燃烧》首场放映,通稿已经发往国内…

  各种吹嘘——时光传媒买断了《燃烧》的国内版权,想运作上映。

  其实,从国际地位来说,现在的欧洲三大电影节,也是江河日下。

  奥斯卡,那才是真的如日中天。

  有人说什么,从电影艺术来看,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含金量高于奥斯卡,因为更加开放和客观,奥斯卡不算国际性的电影节,它建立的初衷是激励美国电影工业而不是电影艺术。

  可是,你要问所有的导演、影帝、影后,更愿意拿奥斯卡还是欧洲三大?

  我想没有人会选后者!

  就算如此,欧洲三大电影节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尤其是在电影艺术上的批评权,也比咱们国内高了不知道多少!

  经常是这样,你的电影拍的好不好,你自己的国家说了不算,就算都说好,到了国际上,人家也不承认,你必须跑过来,找人家欧洲的大师们看一看,认可了,你才能在国际上叫得响名号!

  这个挺悲哀的!

  但却是事实,老谋子、吟诗小达人怎么混出来的?

  都是现在欧洲扬了一波名啊!

  沈林也一样,戛纳获奖之后,大家才认可他…

  但谁也没想到《燃烧》会这么离谱——场刊打分直接破了记录!

  分!

  ……

  “《燃烧》让戛纳Burning了!”

  “《燃烧》,戛纳场刊最高分!”

  “《燃烧》创戛纳电影节场刊评分新纪录!”

  第二天,微博已经疯了,到处都是《燃烧》…

  时光视频的沈林戛纳专访,点击量迅速攀升到了2000万人次…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戛纳场刊是什么东西,但创纪录,还是沈林的电影,就够了!

  “我是看了村上春树的《烧仓房》得到的灵感,同时也对很多年轻人的愤怒有共情,”

  “为什么选择美国作为故事背景…其实跟尺度关系不大,最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国家蒸蒸日上,阶级壁垒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苛,但是美国就不一样了,底层是真的底层,富人也是真正的富人!”

  “场刊打分意味着媒体好感度,能不能拿奖还要看评委的想法…去年的《又一年》也是场刊最高分,最终一奖未拿。”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