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进城_带娃种田:穿书大佬娇养病弱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她是这个家里的长辈,大家长,论起来在这个家里没人地位比她高,可是出了这个家的门。

  户上户主的名字可是她的儿子。

  即使想出远门儿,开的路引上写上的也只不过是一个陆顾氏。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这就是她必须接受的现实。

  一个女人家要是自己跑出去,虽然她35岁了。

  已经在这个年代被称作老妇,可是说不准,还真有人贩子把她卖到了某些勾栏之处。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现有的条件,让自己最大化的利益得到保障。

  这是顾春华痛定思痛之后,各种想法萌生都被掐灭之后,选定了一条路。

  这个家里她最大,她说了算,她是老祖宗。

  而这个年代一句不孝压死人。

  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儿都得老老实实听她的话。

  陆家的所有子子孙孙都得听她这个老祖宗的话,在这个家里可谓是一言九鼎。

  虽然说三个儿子是有点儿废物点心,可是她既然用了原主的身体,替原主好好教导三个儿子。

  在这个家里发扬光大,把三个儿子都培养成了人才,自己也在后面吃香的喝辣的,躺赢做咸鱼,走上人生巅峰,其实也不错。

  不用她抛头露面,依然可以做成想做的所有事情,儿子儿媳妇都得听她的。

  这生活还不够好吗?

  这也是顾春华安心的在这个家里操心生计问题的原因。

  扔下老三。

  他们娘儿四个一路走到了县城。

  牛车,马车?

  不好意思,坐不起。

  能省一文是一文。

  顾春华知道自己兜里只有四两五百文钱的银子,买粮食恐怕都不够他们这一大家子吃几个月下来。

  必须开源节流。

  顾春华为啥不利用无人超市?

  是因为无人超市的代价也很大。

  几百斤的干草割下来,也就换几个馒头,总不能一家人天天就靠着割草换几个馒头为生。

  这也不是人生目标啊?

  最快捷的发家致富路肯定是得做点生意,弄几亩良田。

  这也是顾春华非要到县城来瞧一瞧的目的,一方面是要买粮食,另外一方面自然是要弄清楚方向。

  县城算是周边最繁华的一个地方,看看县城里的人们到底做的都是什么生意。

  她会的东西不少,可是把会的知识转化成银子也需要动脑筋。

  婆媳四个来到了县城。

  一路上刘氏话就没停,看起来老大的这个媳妇儿刘氏就是个话唠。

  话唠不说,话里行间能够听出来还是一个小心眼儿斤斤计较的女人。

  大概是因为这一次家里倾家荡产的事情,是自己男人作出来的。

  她才没有任何抱怨的理由,只能在婆婆面前逢低作小。

  要是这事儿是老三和老二作出来的,估摸着这个刘氏能跳起脚来,跟婆婆据理力争。

  看起来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没看见在婆婆跟前讨好卖乖。

  可是明里暗里的贬低老二媳妇儿李氏。

  李氏这个儿媳妇儿是他们家捡的一个孤儿当做了童养媳,这么多年算得上是在陆家长大的。

  自小和老二一块儿长大,青梅竹马,到了成年之后,顾春华觉得能省了娶儿媳妇儿的聘礼自然就给她和老二成了亲。

  刘氏那是明媒正娶花了聘礼娶进门的,刘氏自然觉得她跟李氏的身份地位不一样,更得婆婆看重。

  处处欺负老二媳妇儿。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