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八章 寿诞_红楼之春心圣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对方一个后脑勺。

  “得,这是兄弟!”贾亮见到这一幕,觉得这件事有戏。

  贾亮想,能不能过这一关,就看这俩兄弟能不能被自己说动了。

  于是,贾亮一改笑脸,十分严肃悲切道:“我自小没有爹娘,打记事起就跟着义父生活,后来义父也走了,来到金陵的我住进宁国府...”

  原主的身世本就凄惨无比,现下经过贾亮这番渲染说出来,更加惹人同情。

  “为人子女,亲手给爹娘做碗面怎么了?不丢人...我想做,还没人吃呢。”

  “古人有诗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转眼入秋,一场秋雨一场寒,前几日还热的穿单褂子的天气,一场秋雨之后便降下寒气来,满大街上的人都穿起了厚厚的衣裳。

  仿佛是一刹那间,槐树便枯黄了叶子。

  一切都显示着秋天的到来,城外各处,大明的百姓忙活着秋收,今年大旱,即便是金陵城这边雨水也不多。

  因此上,各地都百姓在地里刨不出来几粒粮食来,更有绝收的不少。

  各地上书雪片似的堆在文昌帝的龙案之上,文昌帝一筹莫展。

  今日,文昌帝收拾心情,不再在这国家大事上飞身,反正费神也不顶用,今日是皇后寿诞,满朝文武贺寿,礼部官员按照礼制安排,场面宏大。

  “陛下,臣妾本说非常之时,不必这么铺张。”后宫,皇后气色不怎么好,她念到文昌帝最近头疼国事,皱眉道,“什么寿诞不寿诞的。”

  文昌帝没有将前头的事情带到后宫,但这不代表皇后不知道。

  “自古妇人不得干政。”文昌帝故意老着脸道,“那是朕的事情,你就好好的过好这个寿辰便是。”

  说这话,文昌帝看见皇后最近增添的白发,叹口气道:“朕与你,也不知道还能过几个寿辰...”

  年岁大了,知道天命!

  作为皇帝,文昌帝也有想过别样心思,只是前几任皇帝中出过一个问道修仙的祖宗,只是最后还是身死道消,临死的时候才醒悟过来,给后来子孙留下醒世恒言,这才让文昌帝没有起继续下去。

  皇后见文昌帝说到这个问题,暗自神伤,也没有说什么陛下春秋鼎盛之类的话,夫妻二人在没人的时候,不需要这个。

  皇后过寿,场面大是大,但流程都是熟悉的那一套。

  群臣道贺,上贺表,挑写得好的看过,赐宴。

  满朝文武吃了一顿,拍拍马屁,说说吉祥话语,这一套流程走完后,帝后二人回宫,后宫还有一出戏等着。

  贾亮领着贾蔷在忙活,戏班子的人已经练习多时,一出《梁祝》分作上下两段,上半段已经在铺子外头演过,这次只是做了些许修改。

  下半段经过贾亮改变,终于是能见人了。

  “贾蔷,几天不同以往。”贾亮吩咐贾蔷道,“这可是在皇宫,你得仔细的盯着,千万不能出差错。

  “今日这场戏,除了大明内阁成员、上得了台面的各路王爷,帝后亲临,出了岔子人头落地都是轻的。”

  贾蔷什么时候进过皇宫?

  此时他紧张的,根本分不出贾亮这话是吓唬他的还是真的,只能将注意力放在戏班子身上,紧盯着生怕出了错漏。

  戏园子是现场的,唱戏的角却换了。

  不多时,大明最为尊贵的一茬人来到此处,在宫人、宦官的服侍下各自落座。

  皇家自然是有自己的地盘坐着,帝后二人身边围绕着皇子皇女,其余不多的妃子有孩子的带着孩子,没孩子的自己带着宫人。

  后宫之人各自道贺不表,却不见帝后最喜爱的两个儿子---朱炎和朱统。

  文昌帝轻轻招手,赵义上前道:“陛下,太子与四爷去给娘娘准备寿礼了。”

  “还准备?”文昌帝心想,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你准备?

  按捺住不快,文昌帝专心等候开场,毕竟下面还有臣子亲戚在。

  正这时,贾亮领着人来到戏台这边。

  “陛下,开始了,倒是多亏了贾亮,不然臣妾可看不到这出戏。”

  皇后现在的念想不多了,独爱贾亮这出戏,想了多时一直忍着没看,就等着这下半段一起。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