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6章 告御状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废除掉衍圣公府一家一姓的世袭,将其定义为新教育特设职官,是崇祯皇帝要极力促成的事情,今后衍圣公这一爵位,将逐步变成大明新官制的一个重要组成,为此后推动教育谋改谋势。

  崇祯皇帝要重新开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当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王朝,要从过去单一的土地经济模式,逐步朝复合型工业经济模式过渡倾斜,过去的那套东西,就必须彻彻底底的改变,要构建起适合新时代的体系和框架才行。

  衍圣公府累世积攒的财富,是必须要逐步收归国有的,在崇祯皇帝的预估下,这必将是一笔惊人的财富。

  孔家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特权带来的种种,必须要反哺给大明,以确保大明在维新变法上,能够迈出更稳健的步伐。

  确保大明自上而下的谋改,能扎稳步子不断向前。

  教育层面形成的特权,一旦形成世袭格局,就会叫意识形态领域封闭起来,就不能打破常规,打破枷锁,打破樊笼,叫新思想能在大明生根发芽,而没有新思想洗涤的大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根基。

  怎样合理、合法、合规的谋改衍圣公,确保谋改期间不出现风波和动乱,崇祯皇帝为此制定了三步走战略。

  西苑。

  “权力这种东西,倘若失去制约和监察,那就像是洪水猛兽一般,会给大明带来难以想象的伤害。”

  “陛下的意思,是想将衍圣公府一案,在民间形成热议吗?”李之藻沉吟刹那,向崇祯皇帝微微欠身道。

  律法,不管是在哪一朝哪一代,都是极为重视的,倘若律法层面出现问题,国朝就会跟着出大问题。

  但是属于前人的功劳,后人就必须要一直躺在功劳簿上,就算是犯下了罪行,也要从轻处置,甚至不了了之吗?

  倘若是那样的话,明确律法的意义又是什么?

  周延儒在山东做的事情,就让朕思索一个问题,衍圣公府的那帮孔家后人,就真的是完美无瑕的吗?”

  崇祯皇帝缓步向前走着,对随行的内务府大臣黄道周,京师大学堂院正李之藻,神情严肃的说道:“衍圣公府一案的出现,就给朝廷敲响警钟,孔老夫子是值得世人尊重的,其提倡的思想,给予后世极强的指导。

  时下朝局堪堪稳定,要是受此事的影响,而出现什么新的动荡,这对于朝廷而言,对于社稷而言,究竟是好还是坏啊,是谁都不能预料到的。

  “什么事情做出,会没有争议呢?”

  这是要出大事情啊。

  倘若真像朕所说的那样,那干脆大明律法裁撤掉好了,毕竟连最基本的公平公正,都不能维护好,要之何用?”

  任何一个时期的执政者,都清楚想维系绝对的公平公正,是不现实的事情,不过相对的公平公正,必须要确保好。

  这个影响必然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