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七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社稷?如果西凉叛逆被平,天子和朝廷还都洛阳,我们需要多少钱才能完成搬迁?

  中原一带黄巾蚁贼猖獗至极,将来我们需要多少军资才能彻底平叛?自董卓乱政以来,天下州郡烽烟四起,流民成灾,将来我们需要多少钱才能赈济流民,才能把流民遣回家乡?

  朝廷不是钱多了,而是根本没有钱,而是严重缺钱啊。从郿坞抄没的这些钱粮如果能支撑到天子重返洛阳,我就感激不尽,拜谢上苍了。

  大汉已经凋敝至此,我等臣民难道就没有一点忠君报国之心?没有一点重振社稷之心?

  没有大汉,哪来的家?哪来的性命?哪来的荣华富贵?大汉倾覆了,就算你家里有金山银海,它也一样会转瞬即逝。

  吕布惭愧不已,低头无语。吕布能一步登天,能被拜奋威将军,参隶尚书事,完全是因为王允要把皇甫嵩排除在权柄之外。

  王允认为自己目前完全可以控制吕布,吕布也有足够的兵事才能拱卫长安。

  等到自己把皇甫嵩的权势割弱到了极致,削弱到不再对朝廷产生任何威胁的时候,吕布的作用也就没有了。

  王允的这种做法,很有点过河拆桥的味道,很多公卿大臣因此对他非常有意见,对他在朝政上的跋扈专横更是不满。

  但王允视而不见,一个人牢牢把持着权柄,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为所欲为,排除异己的手段也越来越激烈。

  吕布虽然也参隶尚书事,但他对国政不熟悉,事事都听王允的,纯粹就是一个摆设。

  当然,吕布也知道王允让他参隶尚书事的真正目的是想独揽大权,所以他很自觉,一心一意征募军队,操练兵马,很少过问政事。

  天子对长安发生的事很恐惧,对王允也很惧怕,不管王允说什么,他都一个劲地点头。

  王允不同意皇甫嵩的招抚主张,要吕布立即集结扶风、冯翊两郡的郡国兵,赶到华阴城击败叛军。

  然而,这时却从洛水方向的临晋城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徐荣和张白骑率领北疆军正在横渡黄河进入关中。

  徐荣回到大营后,立即写了三份书信。一份书信给长公主和晋阳朝廷,详细禀奏了董卓被杀一事。

  现在长安朝廷由司徒王允和奋威将军吕布共同参隶尚书事,辅佐天子。

  今长安朝廷执意不肯赦免董卓旧部,而董卓旧部有心报国,却苦无出路。

  牛辅、李傕等西凉将领恳求朝廷赦免其罪责,率军到北疆戍边。徐荣请求长公主和晋阳朝廷立即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复。

  一份书信以八百里快骑急送冀州给李弘。如今关中形势剧变,晋阳朝廷和北疆将采取何种对策?

  是不是立即兵进关中,保护天子?一份书信急送洛阳朱俊。形势突变,社稷危局出现了重大转机,此时关东不容有失,洛阳不容有失。

  第三

  请收藏:https://m.shuhui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